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评论
【融媒快评】黄士民丨今年春晚你会看吗

2025-01-03 15:19:13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进入腊月门,春节的气氛渐浓,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又到了紧锣密鼓忙彩排的时段。日前,央视公布了蛇年春晚主创及主持人名单,且待拉开帷幕,粉墨登场。

央视春晚从上世纪1983年开始,每年除夕为广大观众送上欢乐祥和的综艺节目,歌舞小品、相声戏剧、武术杂技等,不同的形式,相同的祝福,以最新颖的创意、最精彩的表演,为亿万观众打造精美的视觉盛宴。那些年,春晚不仅成了国内观众的“精神年饭”,而且成为海内外华人共度良宵的最佳陪伴,央视春晚成为综艺节目的品牌,辐射面、影响力无以伦比,一个节目、一名演员通过春晚这个大舞台,一夜流行走红,传遍神州大地,从央视春晚走向成功的演员不计其数,一首歌、一段舞、一出戏能在一个晚上名声大噪,火遍大江南北。除夕看春晚,成了中国人年三十晚的固定节目,年夜饭一结束,春晚便成了亿万家庭的主打戏,老少皆宜,合家欢乐,美好相伴。

遥想当年,春晚成为春节前后的一道独特风景,成为那些年顶级的文化现象。春节从春晚开始,跨入新年,春晚上动听的歌曲、美妙的舞蹈、幽默的相声、开心的小品又成为新年文化生活的话题。历年春晚涌现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作品,经久不衰,如《我的中国心》《故乡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三百六十五里路》《相约一九九八》《常回家看看》《时间都去哪了》《万事如意》《难忘今宵》《吃面条》《羊肉串》《主角与配角》《相亲》《英雄母亲的一天》《虎口脱险》《打工奇遇》《如此包装》《小九老乐》《拜年》《功夫》《不差钱》等众多节目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百姓爱看春晚,演员想上春晚,很多演员因为在春晚上演唱一首歌、表演一个小品而一夜蹿红,瞬间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春晚成了倍受欢迎、倍受关注的艺术大舞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综艺节目也呈现多元的样式,进入互联网时代,文艺的展现和传播方式千姿百态,受众的文化需求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对春晚节目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些年春晚还要不要办下去的声音一直在持续。一方面是多元多彩的文艺新样式走近寻常人家,以其常态化、短平快的特点博得受众青睐,一方面是春晚一年磨一剑,从节目立项、编创、筛选、精排到登上舞台,周期长、环节多的团队创作模式,以其大而全、专而精的集中展示,为观众制造精神大餐,两者之间,各有千秋。说心里话,我对春晚情有独钟,从1983年第一届央视春晚,到2024龙年央视春晚,一届不落,每年除夕守着电视从头至尾看节目,直到《难忘今宵》的歌声响起,春晚走过40多年,我写了30多篇评论,发表在相关媒体上,其中《春节晚会:不散的精神筵席》《精神年饭:好吃看得见》得到很多读者认可。一档坚持了40多年的大型综艺节目,依旧以积极的样式如期呈现,实属不易,经风历雨,初心不改,难能可贵。春晚不仅成为央视综艺节目的品牌,也成为广大观众除夕之夜的文化大餐。

近年来,面对综艺文化呈现样式的新格局,央视在春晚创作上也不断创新,利用新技术,拓展新空间,形成新风格,在舞台设计、灯光音响、节目编排等方面大胆突破,跳出综艺舞台固有的模式,以更新、更美、更活的展示方式,努力塑造春晚时代特色。文艺创作的服务对象是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应当成为一切文艺样式的宗旨,观众欢迎不欢迎、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文艺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央视春晚走过的40多年,既是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积极实践,也是创新创造,提高提升的艺术探索,创作百姓喜闻乐见、观众拍手称快的作品一直是春晚孜孜以求的目标。时代在召唤,春晚在努力,团队在用心,从导演到演员、从脚本到创意,从方式到样式,能够感受到春晚团队的付出与努力,尽管这道精神大餐众口难调,但春晚团队使出浑身解数,尽其所能,齐心合力。听到一首耐人寻味的好歌、看到一段赏心悦目的舞蹈、品味一个令人捧腹的小品,都可能成为观众走进春晚的动因,哪怕一个节目的触动和感动,或许就是观众不离不弃的理由。

今年春晚你会看吗?答案估计五花八门,有赞同,也会有挪揄;有支持,还会有数落。从某种程度上看,正是有了像春晚这样大型综艺节目的多年影响和培植,观众的综艺审美和欣赏水平才有相应提高,在节目中得到提高,也对节目的质量有了新的要求,这是春晚的压力,也是春晚的动力。在文艺创作百花齐放的新时代,人们在节日期间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用什么样的文化方式丰富文艺的内涵,放大节目的张力,形成艺术的魅力,在于创作团队的功力,这样的功力体现在艺术思想、艺术品位、艺术格局,体现在贴近时代、贴近人民、贴近生活,体现在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看不看春晚,既取决于观众的文艺审美取向,更决于创作团队的文化修养和文艺品质。人民需要春晚,春晚更需要人民,人民的支持是春晚行稳致远的强大动力。

今年的春晚,咱继续看,不为别的,为了央视40多年如一日的文艺坚守。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