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社会新闻
开发区拆迁见闻

2008-07-02 00:00:00    作者:姚静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开发区花王村、杨桥村工业区拆迁现场,村民组织自拆。

镜头一:带病坚持工作

开发区杨桥村村支部办公室。开发区农工处副主任张有桃看上去一脸疲惫,尽管如此,他仍然忙得不亦乐乎。开发区农工处党委副书记韩传龙告诉记者,就在记者来采访的前一天,张有桃不顾自己发烧40度,还在坚持做完自己负责的最后一户的拆迁工作。按理说,忙完了与被拆迁户的签约工作,张有桃该歇一歇了,可张有桃告诉记者,协议是签了,但不能就这样丢下被拆迁户不管不问了,有什么问题还得积极帮助解决。别人说他太执着太认真,张有桃却表示:“这就是我的工作,只要是工作需要,我就要尽心尽责,坚持做好做到底”。

镜头二:放弃经营忙劝拆

把自己企业的经营放在一边,先忙开发区的拆迁工作,他就是杨桥村拆迁工作小组人人津津乐道的好老板俞宏江。俞宏江原是市开发区公路站站长,现在是开发区交通支部的支部书记、洪江养路队的领头人。作为私营业主的他此次也领到了5户拆迁任务。没有其他部门的协助,也没有更多的人员帮忙,老俞就这样单枪匹马地上阵了。当记者问他如何协调好自己的经营与拆迁工作时,老俞告诉记者,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作为开发区的一员,随时随地都应该保持服从大局的意识。老俞说,刚开始村民不理解、不配合,门难进,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门宣讲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今,5户拆迁任务已全部完成。 

镜头三:党员就该先带头

拆迁工作一开展,杨桥村81岁的退休老党员、老干部沈瑞芝,不顾家人的反对及周边邻居的冷嘲热讽,毅然成了开发区首个签约、自拆的好榜样。没有考虑到太多的个人利益,不需要负责挂钩的拆迁工作人员多跑腿、磨嘴皮,就这样,沈瑞芝成了大伙心中的“沈积极”。记者采访时,沈瑞芝对记者说,尽管很多人还在误解他,但开发区拆迁让房不是个人行为,开发区拆迁动员会议明确指出,拆迁是政府深谋远虑,为人民谋福利。我们应该从长远考虑、为子孙后代考虑,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们理所应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

记者了解到,目前沈瑞芝已暂时搬迁至市区,但两个多月来,沈瑞芝一刻也没闲着,还协助开发区拆迁工作小组劝拆了自己周边好几户邻居及一些亲戚。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