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7 00:00:00 作者:高邮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中医师 张小平 来源:今日高邮
自古以来,中医对中风病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它把“猝然昏倒、不知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归结于中风,在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便有了详细的记载,在以后历代医家的总结中逐步得到完善和充实。形成了对中风从预防、急救、康复整个疾病全过程的一系列诊断、治疗方案。下面略举例说明:
首先在急救治疗药物上有:
1、活血化瘀药。注射剂,如: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等等。口服药有:血塞通片、血栓通胶囊、步长脑心通等等。
2、醒脑开窍药:注射液有: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等,口服药有: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等。
3、消热豁痰药:如,痰热清注射液、瓜蒌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复方鲜竹沥等等。
4、益气养阴,回阳救逆药:如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等。
在急救治疗上还可使用针灸方法:如针刺人中、涌泉、十宣、太冲、内关等等。
其次,在中风康复治疗方面,中医有它独特的优势,如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外用,可以起到调理养护,达到功能康复的目的。
此外,在中风预防方面。中医更加注重调摄养身之道,有“肥人多痰、瘦人多火”的理论,注重饮食调养,药食同用,同时也非常重视体育运动,自古就有太极拳、五禽戏等运动方法。在身心健康方面,重视调畅情志,做到心胸豁达,喜怒有节等心理健康。
总之,中医在中风病的急救,还是康复和预防方面都有着独特优势,也是我们临床上常用的一些治疗方法。但中风病应根据“虚、实、寒、热、痰、瘀”等病理因素的不同,遵循中医理论辩证用药施治,方可达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