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1 00:00:00 作者:高邮市中医医院呼吸科 主治中医师 吴孝田 来源:今日高邮
结核病在过去被称为“痨病”,它是因为感染结核杆菌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全身大脏器均可发病,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它传染性强,散播面广,而且不分地域、季节均可发病。
结核病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多数患者是通过呼吸道感染,结核杆菌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可以生存几个月。当患者有活动期肺结核的病人吐痰后,结核菌就可随干了痰迹飞散到四周,感染健康人。人体对结核菌普遍易感。除毛发外几乎全身所有组织都可以感染结核病,如肠结核、骨结核、淋巴结核等。由于结核病主要是经呼吸道传播,因此肺结核感染率比其他器官高,占结核病的首位,患结核病后,病人可有低热、盗汗、疲乏无力、干咳或痰中带血,面颊潮红、身体消瘦。如不及时彻底的治疗,会使病情转化为慢性,甚至引起中毒症状,造成病人死亡。
为了预防结核病的发生,首先控制传染源。发现有低热、盗汗、干咳、痰中带血丝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结核病后应及时服用抗结核药物,进行全程督导治疗,切不可擅自停药,同时还要注意增加营养,以增强体质,只要发现及时,治疗彻底,结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其次,切断结核菌的传播途径,凡是肺结核患者注意不要面对他人咳嗽,打喷嚏,要用手帕或手捂口鼻,防止带菌飞沫扩散。不随地吐痰,要把痰吐在痰盂内,然后进行消毒。患者居住的房间要经常开窗透风,保持空气新鲜,病人使用的用具要经常用消毒液擦洗。最后,保护易感人群,要定时对青少年进行体格检查,对婴幼儿要按时接种卡介苗,这对于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预防儿童原粒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效果显著;对于患有糖尿病、艾滋病、器官移植等免疫力低下的特殊病员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时应注意戴口罩以自我保护。
作者简介:
吴孝田,主治中医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扬州市医学会呼吸委员会委员,从事呼吸内科工作10余年,先后在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发表专业论文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