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2 00:00:00 作者:高邮市人民医院心理咨询门诊 陈红珍 来源:今日高邮
明明今年要参加高考,明明家的生活规律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爸爸、妈妈在家里进进出出都是轻手轻脚的,说话的声音也压得低低的。妈妈原来很爱看韩剧,但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复习,她以身作则戒掉了“电视瘾”;爸爸也忍痛割爱,保持了许多年的每天看晚间新闻的习惯也改掉了。看到坐在客厅里看报纸的爸爸、妈妈,明明常常劝说他们:“爸,妈,我在房间复习,电视声音不会影响我的。”每当这时,妈妈总是说:“明明,为了你高考,爸爸妈妈少看点电视没什么,妈妈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照顾好你,让你安心学习,争取考上理想的学校。”听了妈妈的回答,明明总会皱皱眉头。妈妈还一会进房间来给明明送一杯牛奶,一会进来送一份明明喜欢吃的水果,妈妈的厚爱犹如一块大石头沉重地压在了明明的心头。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部分家长的共同的心声。高考在即,孩子们每天的学习都很辛苦,精神上比较紧张,心理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家长营造的紧张的家庭气氛会导致孩子们心理上更加焦虑不安。实际上,家长这个时候首先要自我减压,要做个“热水瓶”—外冷内热;同时要帮助孩子减压,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和状态。
帮助孩子减压,要遵循“平时化”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起居平时化、饭菜平时化、学习运动平时化、家长生活平时化。
“起居平时化”就是指孩子休息、起床的时间和平时保持一致。但是如果孩子习惯晚睡,为了适应高考的时间安排,最好在高考前一个月开始调整生物钟,使自己的精力在高考的时间段内处于最佳状态。
“饭菜平时化”是指做孩子平常喜欢吃的饭菜,让孩子感觉很自然,很正常,一方面可增加孩子心理上的愉悦的程度,同时也会消除高考来临前的紧张气氛。
“学习运动平时化”是指帮助孩子合理地安排学习和运动的时间,高考前一个月起,不要熬夜;每天有一定的运动的时间,适当的运动使人心情舒畅,拥有饱满的精神状态。
“家长生活平时化”是指家长除了照料好孩子的生活,也应该拥有自己的生活,有时家长的过分克制反而会适得其反,给孩子制造了紧张的气氛,让孩子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孩子和家长都是这场战斗的主角,家长一定要配合好孩子,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去迎接人生中的一次历炼、一次洗礼!
考前家长忌讳说的话——
忌语A:你一定要努力,无论怎么样要争取考上某某(名牌)学校。
忌语B:多少年的学习,关键就在于这次考试了。
忌语C:你什么事都不要做,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忌语D:好好复习,争取高考超常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