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3 00:00:00 作者:周涛 来源:今日高邮
2009年11月14日是第三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是“糖尿病教育和预防”,口号是“认识糖尿病,我们在行动”,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好三道防线,糖尿病是可防可控的。
一级预防树立正确的进食观,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糖尿病虽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但关键是生活因素和环境因素。热量过度摄入、营养过剩、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原因。热量摄入适当,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维生素充足,是最佳的饮食配伍。
二级预防定期测量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应该将血糖测定列入中老年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一次正常者,仍要定期测定。凡有糖尿病蛛丝马迹可寻者,如有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和仔细鉴别,以期尽早诊断,争得早期治疗的可贵时间。
三级预防糖尿病人很容易并发其他慢性病,患者多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而到了晚期,疗效往往不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长期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一般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容易发病的体质,临床上称之为糖尿病易感性。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 3000万人之多,25%至50%的糖尿病人是家庭性遗传的。糖尿病是无法根治的终身病,致残率高,当以预防为主。据国际糖尿病联盟资料,目前有半数以上的群众对糖尿病一无所知。这助长了糖尿病在世界各地的流行。目前糖尿病病因未明,预防上缺乏有效的措施,较为公认可行的方法有: ①普及糖尿病教育。了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对糖尿病的防范是必不可少的。超体重、多食肥胖、感染、激素水平改变、精神紧张或受到伤害、有家庭史都是糖尿病的诱因。要进行群体教育,以达到早期发现可疑病人。②饮食控制。以维持标准体重为准,做到“热量控制,结构调整”人群饮食控制目标为“二高”(高复合碳水化合物、高粗纤维),“四低”(低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一平”(蛋白质),“二忌”(忌烟酒)。③坚持运动。运动对糖尿病的预防有诸多益处。运动可增加末梢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代谢;加速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堆积;增强心肺功能,增强体质,预防感染,消除应激。运动方法和运动量因人而异,但要持之以恒。④警惕糖尿病早期信号。早期信号有:饭后不到就餐时间就饿或渴;快到就餐时容易心慌、出汗、乏力;伤口感染不易愈合;视力减退明显;无明显原因手脚麻木、疼痛、发凉等感觉异常;容易激动、容易疲劳;小便次数增多。⑤高危人群定期检测血糖。如果我们能注意以上5点,将可最大限度地远离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影响是遗传的易感性、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上的缺陷、平均寿命的延长和检测手段的提高。遗传基因的特点我们目前还没有办法改变,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延长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对我们来说是好事,这恰恰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所以糖尿病的预防主要应做好两件事,一个是健康教育,即大力进行糖尿病的宣传教育,尽量使糖尿病预防手段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全民动员起来,和糖尿病做持久的斗争。忽视和低估糖尿病教育意义的做法是错误的。第二就是健康促进,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宣讲糖尿病知识上,而必须给我们的人民做点实事,使他们尽快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模式,采取正确的、科学的饮食习惯,持之以恒地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少饮酒、不吸烟,保持心理上的健康,使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水平。同时,利用各种手段对整个人群,特别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和糖耐量损害的筛查,以期尽早地发现和有效地治疗糖尿病。
既然现在糖尿病发病率这么高,对人类威胁这么大,我们一般人到底能做点儿什么,才能使自己患糖尿病的可能降到最低水平呢?人要是想不得糖尿病,至少要做到“四个点儿”,那就是“多学点儿,少吃点儿,勤动点儿,放松点儿”这是国际上公认的预防糖尿病措施的概括。多学点儿就是要多看看有关糖尿病的书籍、报刊、电视,多听听有关糖尿病的讲座和广播,增加自己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糖尿病防治方法的了解。少吃点儿就是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取,特别是避免大吃大喝,肥甘厚味,吸烟喝酒等等。勤动点儿就是增加自己的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保持体形的健美,避免肥胖的发生。放松点儿就是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劳累。如果一个人能够长期做到这“四个点儿”糖尿病发病率至少能减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