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0 00:00:00 作者: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外科副主任 黄灿 来源:今日高邮
肝癌俗称“癌中之王”。一提起肝癌,人们往往认为是不治之症,其实,这是一种对肝癌认识上的误区。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已是中晚期,肿块很大,或肿块已侵犯肝脏血管,甚至有的已经发生转移、扩散,治疗效果当然很差。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小肝癌患者被早期发现,手术切除率以及术后生存率均大大改善,5年生存率可达60~70%,有的病人获得长期生存。
我院从1998年开始进行肝癌肝脏切除手术,到目前为止手术病例已达150余例,随访至今有17例病人获得无瘤生存,一部分患者虽然肿瘤较大,手术切除后进行综合治疗也取得了延长生命、减轻痛苦等满意疗效,
如何才能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呢?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随访(3个月左右查一次),AFP(甲胎蛋白)检测以及B超、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是发现小肝癌的有效手段。
哪些人属于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呢?
1、40岁以上男性,有慢性肝病病史(乙肝、丙肝),HbsAg阳性伴有肝硬化者。
2、AFP阳性者,但没有查到明确病因。
3、肝癌术后病人
4、脾切除术后的肝硬化患者
对于中晚期肝癌,目前提倡综合治疗,即能手术切除的病人尽量考虑先手术,或介入治疗后进行手术治疗,再配合其他治疗如射频、无水酒精注射、中医中药等,有些病例可望得到缓解,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