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百岁老人身上发生的奇迹

2004-11-07 00:00:00    作者:朱玉霞    来源:今日高邮

10月22日,江苏省第17个敬老日来临之前,市领导和老龄委负责人来到东后街273号,看望百岁老人庞沛,向他送上慰问金。老人去年刚刚做过股骨头置换手术,时隔一年,竟能下地走动了。面对领导和社会的关心,老人打心眼里高兴,发自内心地感谢党和政府,并且由衷地感谢中医院给他创造了一个健康长寿的机会。

老人被撞骨折 医生妙手回春

去年7月的一天,99岁的庞沛老人像往常一样拄着拐杖在家门口悠闲散步,在顺便去街巷超市买电池时遭遇了不幸,手中的拐杖被从旁经过的自行车一碰,老人当时便跌倒在地,街巷邻居和他女儿立即把他送往市中医院。接待他的是中医院伤骨科的主任医师石庆培。石大夫随即对老人进行了X光拍摄,诊断结果是右腿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是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这也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由于老年人股骨颈骨质疏松脆弱,且承受应力较大,所以只需很小的旋转外力,就能引起骨折。此前石庆培曾接待过不少这样的病人,也成功为他们做了股骨头置换手术,但像庞沛这样高龄的老人他还是首次碰到。为这样的高龄者施行手术在江苏甚至在全国也较罕见。
石庆培把情况及危害性及时告诉了老人的两个女儿,征求她们是否实施手术的意见。两个女儿顾虑重重,父亲岁数这么大了,还要动这么大的手术,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该如何交待?但看到父亲躺在病床上不能活动,生活不能自理,常常痛得一声一声地叫,其生活质量不能保障,与其这样,不如冒险一搏。姊妹俩商量后,坚定了为父亲做手术的信念,并把想法告诉了石庆培。
事后石庆培说,当时作为中医院以及他本人都挺担心的。担心主要是因为老人年龄大,施行手术风险大,万一有个闪失,损害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名誉,还会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及效益。望着躺在病床上的老人身体不能动弹,疼痛难忍,如果不立即施行手术,则会引起肺炎、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褥疮等并发症,严重威胁着老者的生命。“救死扶伤”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崇高职责,只要病人有一线希望,就应给病人和家属带去福音。
此次手术得到了市中医院领导的支持。手术前,中医院领导专门会诊治疗,组织内科、肾脏科、心脏科以及麻醉科等科室负责人集体会诊。会诊结果庞沛老人除了心脏等部位存在问题外,总体来看,身体状况比较好。针对老人的病情,石庆培提出了可行的手术方案:决定采用换上金属股骨头,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此手术要求操作一定要熟练、轻柔、准确、快速,以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手术时,石庆培仅用了一个多小时,以其精湛的医术成功为老人进行了股骨头置换手术。

各方精心护理 老人重新站起

手术的成功仅仅是为老人身体的恢复打下了一个基础,关键还在于术后的精心护理和调养。手术后,市中医院对其进行了特别护理,护士24小时值班轮流看护,一旦发现情况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当天术后,老人一直烦躁不安,病情不稳定,石庆培不顾手术时的疲劳,一直坐在老人床前,一呆就是四五个小时,随时注意老人的反映,直至深夜12点钟,他才拖着疲惫身体离开医院。随后的几天里,老人病情一直不稳定,且常常处于昏睡状态。当时石庆培和护理人员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一有情况,立即作出反应,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直至第四天,老人才彻底清醒过来。
老人度过了危险期后,石庆培等医护人员以及病人家属松了一口气。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医护人员注意为老人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负压引流通畅,每日更换引流袋,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同时积极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每小时翻身叩背1次,并用爽身粉按摩受压处皮肤,预防肺部并发症及褥疮发生。日复一日,得到精心治疗和护理的老人,身体恢复得很快。一个月后,老人终于康复出院。
不久前,记者来到庞老的家。院落里长满了花草,老人着一身蓝布衣服,安静地坐在藤椅上晒太阳,面容和蔼,精神矍铄,从他脸上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位经历百年风霜的老人。
出院后的老人与大女儿庞丽华住在一起,得到了其精心照料。她为父亲请了一个保姆,照料他的生活起居。父亲手术后特别需要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 高钙饮食,她一一买来,煨成汤等流质便于父亲饮用(老人牙齿全无)。长期卧床不利于老人身体康复,庞丽华便和保姆每天坚持挽扶老人下床,让他多走动走动,活络筋骨,增强体能。如今老人已可以借助轮椅独自行“走”了。这让熟悉他的人不得不佩服老人坚强的毅力。
据资料显示,股骨颈骨折功能恢复情况不如其他骨折。一般说来,虽经妥善的治疗,只有约一半的病人,能够获得满意的功能恢复:走路方便,不痛、蹲坐自如。约有15%的病骨折不愈合。约20~35%的病人股骨头发生坏死。还有一部分病人伤后出现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高邮医学界人士认为,像庞沛老人如此高龄且术后恢复得如此好的在全国比较少见,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为人平淡温和 性格豁达开朗

庞老是一位退休老教师,退休前曾任送桥小学校长之职。多年来,他安心教育,乐于教育,桃李满天下。当天在采访时,巧遇市蓓蕾学校的乔俐老师,她告诉记者,她的父亲就是庞老的学生,“庞老是一个有趣的人”,她这样介绍道,并亲切地称其为“老太爷”。她和其他与老人熟悉的人还时常与老人开玩笑,老人对小辈们的“无礼”举动,总是呵呵一笑,不予计较。
据庞丽华介绍,老人日常生活极有规律,每天8点左右起床,叠被,洗漱;中午坚持午睡;晚上7点准时上床休息。饮食上则是一日五餐,早中晚再加早晚茶,主食以米饭、面食为主,不挑食,有什么吃什么,最爱吃大肥肉。有时几天没买肉,他就主动向女儿提出要求。每当女儿买回肉时,他都会像小孩吃好东西一样大块朵颐。夜里还有吃夜宵的习惯,为此,庞丽华为他准备馒头、面包等,便于他取用。
老人平时生性爱静,退休在家,坚持读书看报。《生活与健康》一订就是几十年,成了他多年的老朋友,并让他受益匪浅。他根据健康知识的积累,还自编了一套保健操,闲时有空,就练上一会,伸腿扭腰,舒活筋骨,健身强体。除此而外,他还喜欢种花养草,海棠、仙人球,知名的和不知名的,盆盆罐罐放满了整个院落,每天坚持浇水。后来年岁渐大,这些花草全由女儿来照料,他也时常跟在后面帮个忙。女儿关心他,让他少走动,以免摔跌,可他说,生命在于运动,让我做些力所能及的,不要紧。
   庞丽华告诉记者,由于其母亲去世早,父亲自理能力非常强,家里的针头线脑他都会。衣服破了、袜子坏了,他飞针走线,缝补得不亚于巧手的女同志。他还能缝被,而我至今还不怎么行。老人还特别节俭,衣服旧了,女儿要替他买件新的,他舍不得;袜子坏了补上,他说还能穿。
庞沛老人与女儿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邻居们也常常上门来看他,他时常会讲些笑话给他们听。日子虽平淡,但幸福却时常充满着这个小院。每年市领导都要上门慰问,给他送上慰问金。老龄委的同志一年上门几趟,关心他的健康状况。今年10月4日,是老人百岁生日。那天,小院里盈满喜气,亲朋好友都赶来庆贺百岁,市领导也送来了百岁老人每月100元的长寿营养费。这一切都让老人感到无比的幸福。
在老人家的客厅里挂有一张照片,是老人在生日那天拍的。照片上的老人身着一身暗红色唐装,脸上绽放着开心地笑容。我们衷心地祝愿老人笑口常开。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