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风筝迷背后的故事

2004-11-22 00:00:00    作者:陆学智    来源:今日高邮

在邮城的蝶园市民广场上,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过去只有在春天里才能看到放飞风筝的情景,如今,每天晨曦初露或暮色降临前,在这里都会看到不少中老年朋友在忘情地放飞风筝。赵吉义,便是其中的一位年轻的“小老头”―――一位开刀后已经生活了14年的癌症患者。别看他身体瘦小,肤色微黑,但精神矍烁。为了探寻这位从鬼门关闯过来的风筝迷的背后故事,在深秋的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笔者相约走进他的住处―――琵琶巷15号。
男人在生活中遇到困境时,要像一只深山老林中的动物一样勇猛顽强。即使负了伤,也会自己躲进深山里用舌头舔愈自己的伤口……
这是赵吉义追忆起自己10多年前,第一次被诊断为癌症时的内心独白和切身感悟。
今年58岁的赵吉义,虽说文化水平只是高小毕业,但他却凭着好学、勤思、肯钻的精神,以及执著、向上的追求,引领他走进了生命的第二个春天。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因胃痛住进医院。那是1990年7月的一天,同病房的其他病友做胃镜后,一周内都陆续拿到了检查结果,而他却迟迟没有拿到。一贯敏感、细心的他开始怀疑起个中原因,他想尽快知道结果,就在医生每天的例行查房时,趁隙悄悄一人溜进了医护办公室,找到了自己的病历夹。在诊断结果一栏里,两个醒目的英语字母“CA”(癌症病代号)跳入他的眼前,顿时,他心中一阵惊恐,头脑里一片空白。
中午,妻子送来午饭,他虽和往常一样不露声色,送走妻子后却怎么也吃不下一粒米饭。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个现实。怎么办?他首先想到了家―――大姑娘才18岁,二姑娘还上着学,眼看这个家庭的重担就要交给妻子了。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想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亲人。在离家不远处碰上了四妹妹,他毫不隐瞒地将此事第一个告诉了胞妹,妹妹听后眼泪当场就掉了下来,他的眼泪也随之潸然而下。当天晚上,他一人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再也无法入睡。经过一夜的深思,他平静了下来,他想,敢于面对现实,笑对人生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第二天,他就和往常一样在病房里有说有笑。
经过院方进一步会诊,最后确定尽快对他实施手术。术后,他便开始了每个癌症患者必须做的吃药、打针、化疗、练功等。提起化疗,他至今还是那么刻骨铭心。第一次化疗后,深身没有一丝力气,毫无胃口,个中滋味只有癌症患者才能真正体会。每当这时,我便想到了深山老林中的动物,人应该比动物更坚强!就这样,他先后在医院接受化疗6次,连续吃药4年,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练功,坚持了两年。在这期间,每天到晚晴园或王氏纪念馆找老朋友下棋、聊天,从不把“癌症”二字放在心上。由于他情绪好、开朗,加上妻子的精心护理和练郭林气功及药物治疗,从1995年起他就停止了服药,与他先后生病的几个人都相继去逝,而他却奇迹般的生活着。
给予永远比索取幸福。每次帮助别人做了好事,一天心情都会很愉快。
采访赵吉义时,他向记者坦言:过去也知道人的一生应该多做好事,积德行善,但没有现在想为别人做好事、给别人多点帮助迫切和自觉。在十多年的养病期间,他对弱势群体,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是左邻右舍,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凡是认识他的人,谁家什么东西坏了需要维修都愿去找他,而他一喊就到,不但分文不取,还经常自己“贴老本”。他帮助别人服务的范围较广,从家电到水暖设备,就连邻居家的座便器坏了,他也及时上门修理,从不嫌脏。一位住在他家西边的95岁的老太太,整个屋子里的家电全由他包修,不管春夏秋冬,随喊随到。他的助人为乐在邻里间有口皆碑。
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邻里之间有时难免会经常为些砌房造屋、进水下水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产生矛盾,引起纠纷,而赵吉义却从不计较。他家大门前的一户邻居,原来是平房,后加高变楼房,并想在屋后开两扇檐下窗,但又怕他不同意。当他知道这一情况后,二话不说,满口答应。屋后一户人家盖雨篷,滴水直接向他家后门的巷道淌,他也从不放在心上。他相信: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对待日常邻里关系他总是那么宽容、豁达。前几年,有位认识不久的朋友妻子腰扭伤在家休息,他得知后主动将家里的药品送过去,几天不见好,他又专门花钱上药店买新药送过去。就连每天放风筝,他也总是最忙。别人放不上天他走去帮忙,他人风筝出现问题他帮助修理。他感受最深的便是,每当为别人做了件好事,这一天心情就会特别愉快、开心。
人要有信心,不管做任何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要争第一。
这一句话是他很早以前从一本书中看到的,一直影响着他,给他带来了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喜悦。从20岁时在家自己花了一周时间修理好闹钟,到以后能修理好名牌手表,从1976年闹地震时自己设计制作出“地震仪”,到2001年花了三个月时间,自己设计制造出多功能防盗报警器(曾有人想买断他的专利),一直到病退后在家自己制作风筝、放飞风筝,他从没服输过。只要他想干这件事,就一定会干成功。
走进他现在的住处,家里到处都可看到他制作的风筝。有软体的、有硬翅的、有立体的,也有买回风筝经过改造的。他先后制作过近20个不同形状的大小风筝,放飞掉10多个风筝,最长的有5米。一次为了制作出一个在夜间能够发光的风筝,他设计画图、制作试飞,整整用了4天的时间,最终才获得成功。在制作风筝过程中,为了能买到一种所需材料,即便跑遍邮城所有商店他也不累,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吃鱼不知钓鱼趣。每当他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放飞上天,看到它迎风起舞,扶摇直上,在蓝天里飞得那么自在、那么逍遥,顿时,生活中的所有不快和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在谈及他放飞风筝所带来的乐趣和好处以及今后的打算时,赵吉义如数家珍地说出一大串。他说,制作一件好的风筝,放于室内可当民间工艺品观赏,放飞到天空不但自己心情愉悦,又可给他人赏心悦目。既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又是一件花小钱换健康的好事。特别是对中老年人的颈椎、视力及关节等都会带来益处。许多老同志都是从麻将桌上走出来的,一旦尝到甜头就再也不会去整天打麻将了。
按照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洪昭光教授的长寿年龄划分,人生60岁是生命的第二个春天的开始。赵吉义的第二个春天即将来临。祝愿他在人生的第二个春天里,将快乐与风筝一起放飞,并给他人带来更多的快乐。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