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大豆身价暴涨有隐忧
2004-12-02 00:00:00 作者: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从11月15日开始,外地多家外贸公司纷纷派员进驻我市抢购黑大豆。15日这一天,他们以5.5元每市斤的价格大量收购,令此前本地收购的小商小贩始料不及,更让广大豆农惊喜不已。之后,高邮的黑大豆身价一路暴涨,每天每市斤以1元至1.5元价格上扬。至11月28日,收购价已涨到每市斤16元左右。
黑大豆身价暴涨,商家还在明争暗斗地抢购,就眼前而言,确实让豆农们现赚了一笔。然而,此景能否长久,暴涨有无诱因,对下年种植影响多大?带着上述诸多问题,记者专门走访了黑大豆种植专家、市农林局经作站站长喻义珠。
黑大豆原产中国,唐朝引种日本,营养丰富,口感好,含有10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日本是一个喜食大豆的民族,日本人视黑大豆为上乘佳品。
据介绍,我市1996年由武宁农技站第一个引种黑大豆,并获得成功。第二年,市农林局经作站开始介入黑大豆种植试验研究,后来逐步探索出一整套完善的适宜高邮种植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2003年,市农林局经作站与三垛镇武宁农技站联合申报注册了“黑旋风”牌黑大豆,并获得了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志。
喻义珠告诉记者,从1996年到1999年,黑大豆在我市种植属于起步阶段,市场比较平稳,收购价格在3.5元-4元/斤。到了2000年,我市种植面积从上年的3000亩扩种到了12000亩。由于多家抢购,3.6元的开秤价在两天之内就涨到5.5元,引发了第一次“黑大豆”风暴。在利益驱动下,商家争抢资源不择手段,抬价压制对手,降标委屈求购。有的人掺假使杂甚至还将普通大豆染成“黑大豆”。虽说这一年豆农赚了不少,但较差的品质使外贸部门吃了大亏,从而丢掉了高邮黑大豆品牌。
2001年,在错误的价格信息的指导下,我市掀起了黑大豆种植的热潮,抢种扩种成风,这一年全市种植面积就一下子突破了5万亩。精明的日本商人了解到实情后,联手“卡”中国豆农。一些外贸公司一开始个个许诺要货,有多少吃多少,可到了收购季节,大家都按兵不动。近7000吨的黑大豆待字闺中,高品质的最低价格只有0.9元每斤,豆农亏损惨重,血本无归。2002年,我市仍有1.5万亩黑大豆,市场价格仍处于低迷,每斤价格只有1.6元左右。经历两年市场低迷之后,2003年,我市大多数豆农心灰意冷,纷纷调转船头,另辟蹊径。但这时,市农林部门出台许多的优惠措施,稳住一定种植面积,结果实种8000亩。由于洪涝灾害影响,实收2000亩。物以希为贵,全年黑大豆收购价格从开始的4.5元/斤一路涨到7元/斤。
7元的收购价格应该说是近几年的最高价位,按常规应当刺激今年的生产。事实上并非如此,全市种植面积只稳定在去年的实种面积8000亩。喻义珠分析认为,其中主要原因有:农副产品普遍在涨价,种粮效益提高,风险比种黑大豆小;种源紧缺,农民想扩种黑大豆无法扩;农民对2001年的惨痛教训仍心有余悸。
正是由于今年种植面积小,加之主要消费国和种植国日本受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减产严重。所以日本的相关贸易公司,指使其合作伙伴来高邮不惜血本,志在必得,从而引发了今年黑大豆抢购风暴。而且抢购队伍越来越大:杀猪的不杀了,开店的关门,手艺人丢下手中活,也加入抢购中来,都希望从黑大豆中掘出一桶“金”。抢购导致了一些豆农利令智昏,他们重蹈2000年掺杂使假的覆辙,有的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必然使我市黑大豆声誉受损。
今年黑大豆身价暴涨,会不会引发明年种植面积“裂变”,这是许多业内有识人士所关注深思的问题。喻义珠告诉记者,他担心明年农民不够理智,再次刮起黑大豆狂种的风暴。这样风险很大,农民必然要遭殃。他吁请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种植黑大豆最好要有订单在手,否则不要盲目扩种。喻义珠还认为,高邮生产的黑大豆因特殊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品质极佳,有良好的美誉度。今后的关键是全社会怎样形成合力,维护其美誉度的问题,从而进一步管好我们的市场。记者在与豆农接触中了解到,许多豆农也希望政府部门能像保护高邮双黄鸭蛋那样保护好高邮的黑大豆,使之成为高邮的又一块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