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17 00:00:00 作者:韩粉琴 来源:今日高邮
前不久,高邮市邮驿旅行社走进一位农妇,她掏出一大堆一角、五角的零钱,告诉导游小姐,她要参加旅行团去北京旅游。导游小姐请她签合同,她说她一个字不识,不会写。导游小姐再问几个人去?她说,就她一个人,她丈夫10多年前就过世了,她想用旅游的方式度过自己50岁的生日。
导游小姐眼珠都要瞪掉下来了,一个不识字的农妇倾其所有,旅游开眼界过生日,这是头一回遇到。
二月中旬,记者知道此事,也是好生奇怪,遂约那个名叫兰英的、寡居18年的农妇一叙。
18年前,丈夫暴病身亡,留下一间破屋,两个10来岁的儿子和32岁妻子无尽的思念,以及1万多元天文数字般的债务……
说起兰英的身世,真可谓苦水里泡大。兰英打小出生在贫苦的渔民之家,7岁丧母,被送给人家做童养媳,受尽公、婆虐待。所幸与她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那个将做她丈夫的人关心呵护着她。17岁,兰英结婚了,一碗米,五角钱,小俩口分灶自立门户。小俩口恩恩爱爱,日子倒也过得苦中有乐,大儿子、二儿子陆续出世。
丈夫是个敢闯敢干的人,70年代末,到龙虬镇的水荡里承包了上百亩水面养鱼。夫妇俩干中学,学中干,学费交了不少,终于鱼养得渐有起色。不料,丈夫突然暴病身亡,留下一间空荡荡的破屋,两个刚10多岁的儿子和32岁的妻子,还有1万多元天文数字般的债务。娘家人、婆家人对这个穷家避之而恐不及。天塌下来了,兰英想随夫而去,她问两个儿:到奶奶家去,好歹有口饭活命。两儿抱母痛哭,死活要和娘在一起。一家人哭啊哭啊,昏天黑地哭了一个多月,兰英哭够了,也想通了:天塌下来要有人顶,丈夫死了,她要把这家撑起来。
几年的养鱼经历让兰英知道,养鱼可以挣钱,养好鱼才能有出路。她把破家当一收拾,搬到人迹罕至的荡边小屋,没日没夜地看塘、喂鱼、割水草,男人干的活,她一个女人家全干了,玩命地干。她跟人出门学卖鱼,连扬州的水产品交易市场渐渐知道一个 叫兰英的女人生意经透灵。
1991年,那场洪水冲毁了多少鱼塘,兰英日夜不停地在水里奔走,拦网、加网、护塘。20多天后,她累得再也不想动了,太阳出来了,而且一天天地亮晃晃地挂在天上,生活的希望重新点燃了……
1991年夏,雨不停地下,水位不停地涨,那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冲毁了多少鱼塘。老辈人劝她弃塘,出去逃命吧!兰英把两个儿子拦到身边,要兄弟俩到安徽亲戚家逃荒去。她说:塘在妈在,塘不在妈不在。因为前几年挣的钱刚够还债,现在所有的本钱全压在鱼塘里,鱼塘保不住,全家的生活就没了指望。
兰英日夜不停地在水里奔走,拦网加网。20多天过去了,兰英累得再也不想动了。这时候,雨住了,太阳出来了,而且一天天地亮晃晃地挂在天上,鱼塘保住了!那一年,兰英的鱼养得又肥又大,每个过往的人看了都忍不住要夸。兰英自豪地说:这塘里的鱼全是我亲手养的,没有一条溜出去,也没有一条人家的鱼漏进来。
从那一年起,兰英养鱼越养越顺手,赚的钱也越来越多。兰英的心头刚一点舒展,乌云又卷来了。大儿子考上大学,刚读了半年,被确诊为视神经萎缩,没法看书,不得已退学回家。兰英辗转反侧想了几宿,大儿子聪明好学,原指望他考大学捧铁饭碗,为家庭争光,却因眼疾而梦想破灭了;二儿子学习不如大儿,估计考大学没指望。难道让两个没爹的儿子都回来陪自己养鱼种田?她毅然决定拿出16000元给两个儿子买了城市户口。那种户口后来证明是白花钱,但无私的母爱让两个孩子再次铭刻在心,铭记终生。
如今,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并拥有各自的事业,做母亲的心终于踏实了。2002年,兰英在儿子的劝说下,不再风餐露宿养鱼,进城在通湖路繁华市口处买了一间价值四五十万元的门面房。她坚决要求住在三楼,陪伴她的有丈夫的照片、10年前买的21寸的彩电,还有新购置的家具等。兰英用勤劳的双手把自己从人见人怜的小寡妇变成人见人羡的拥有身价几十万的城里人,她心中有说不尽的开心。
生活就是一载苦来一载甜
说起这次旅游过生日的事,兰英说那是她10年前的一个夙愿。40岁生日那天,她在鱼塘边割水草,孩子们在外上学,没有人记得她的生日,兰英再次感到人情薄如纸,世态炎凉,她暗暗发誓,50岁生日那天,她一定要去北京风光一番。
这次终于如愿似偿。一路上,大家都很关心她,也羡慕她的自在乐观,什么事自己做得了主。生日那天,邮驿旅行社的的导游小姐专门为她订做蛋糕,大伙与她共庆生日。有人说:兰英没吃长寿面有点遗憾。后来乘飞机返邮时,飞机上刚好提供面条等食品,第一次乘飞机的兰英点了一碗面条和一份咖啡,过了一个终生难忘的生日。
兰英品尝着面条和咖啡,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感慨:生活就是一载苦来一载甜。(应采访对象的要求,文中主人公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