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21 00:00:00 作者:韩粉琴 梁溪 来源:今日高邮
在今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21个聋人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人们为聋哑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毅力、特殊品格、特殊境界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为她们创造出的光芒四射的特殊艺术深深折服。
在高邮也有一位长袖善舞的聋女孩,她就是高邮市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04届毕业生、家住龙虬镇红风村的孙建萍。
2003年由孙建萍领舞、市特校师生表演共同表演的舞蹈《无言的世界》,在扬州市中小学生才艺大赛上荣获一等奖,一些观众、评委激动得当场流泪。2004年夏天,通过层层选拔,孙建萍被省残疾人艺术团选中,赴南京参加集训,并成功进入第二轮集训名单。这次选拔是省残联为培养我省残疾人艺术团后备人才而举行的活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省舞蹈家协会部分专家参加了对送选队员的遴选,最终确定20名优秀队员入选集训。孙建萍以其良好的基本素质获得了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成为扬州地区仅有的两名入选者之一。
孙建萍因小时候一次发热用药不当而导致重度耳聋,从此陷入无声的世界。但是她自小就喜欢穿着花裙子旋转起来跳舞,那可能就是她追求舞蹈之美的最幼小的根芽。七、八年前,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她就缠着爸爸妈妈坚决要求家里装上有线电视,好让她多欣赏一些舞蹈节目。孙建萍不是不懂事的孩子,她总是做完功课以后才会打开电视。她10岁开始进入特校学习,学习非常认真踏实,她不仅语文数学成绩好,而且绘画书法等都在班上名列前茅。
2002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舞蹈系毕业的刘海老师被分配到市荷花塘特校。为迎接第20个教师节,学校希望刘海老师选几个学生编排舞蹈节目《无言的心声》参加全市文艺汇演。刘老师一下子选中了孙建萍等同学。因为此前刘老师在一次班级文艺活动中,发现孙建萍和另外一名同学表演的劲舞很有创意,一问才知道,这两个小姑娘平时就喜欢模仿电视上的舞蹈演员的样,蹦蹦跳跳。参加班级活动的舞蹈节目还是孙建萍自编自导的呢!
刘老师在培训过程中越来越觉得孙建萍有一定的舞蹈天赋,有意将她作为领舞培养,但也意味着孙建萍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
舞蹈很美,但排练舞蹈的过程是非常辛苦的。已经是十四五岁的女孩了,要从压腿、擦地、大踢腿等基本功开始练起,难度可想而知。聋校的办学条件很艰苦,没有专门的舞蹈房,她就在操场的水泥地上铺一张报纸,跟在老师后面练,多少次膝盖都磨出血来了。白天上完课她去练,晚上上完晚自习后她去练。早上老师没到校她就早早地练开了,老师一来就拉着老师请老师评价,老师说好就眉飞色舞,老师说不行,就不由自主地伤心落泪,一转身又去练,力争一次比一次好。
聋哑人听不到音乐声,如何跟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老师就敲鼓震动地面对她进行节奏训练,或者老师拍她的手掌心让她感受节奏。
舞蹈是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让聋哑人学会基本舞蹈动作并不很难,更难的是通过舞蹈动作表达感情。聋哑人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对感情等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刘老师花了一个月时间训练孙建萍等同学的舞蹈动作,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让她们理解每个动作的含义,启发她们的感情。尤其是对孙建萍,她手把手地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一对一地陪她一块练,千方百计地调动她的情感,力求体态语言表达到位。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没舞蹈基础的孙建萍领舞表演的《无言的世界》在高邮市教师节文艺汇演中脱颖而出,随后被选送到扬州参加全扬州中小学生才艺大赛,再次夺魁。
2004年夏,孙建萍要从高邮市特殊教育学校毕业了。5月18日是国际助残日,学校排练了舞蹈《听妈妈讲》《老师,老师,我要说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孙建萍当领舞,她用心去跳,感念母校之恩、父母之恩,表达生动感人,再次受到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
当年6月,16岁的孙建萍被省残疾人艺术团选中,作为后备人才培养,备战今年的全国残疾人艺术大赛。
作为一个刚刚小学毕业的孩子,孙建萍显然还没有多少思想准备。一天从早到晚7个小时高强度、专业训练让她有点吃不消,同去的另外两名女孩由于基本功不过关被淘汰回家,她竟也跟着哭闹要回家。孙建萍虽然毕业了,但当消息传到高邮特校后,老师们都很着急。刘海老师直接乘车到南京劝说孙建萍,然而孙建萍死活不听刘老师的劝告。刘春生校长接到电话,当即写了一封信,挂号寄往南京。信中说“残疾人想在社会上获得成功很难,参加舞蹈训练很辛苦,但有什么事不经过刻苦努力就取得成功?残疾人想获得成功必须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汗水……”,信笺上还画了一双期待的眼睛。孙建萍接到刘校长的信不闹了,她说每当她怕苦畏难时就把校长的信拿出来看看,校长的谆谆教导仿佛就回响在耳边。这封信她一直珍藏在身边,不知读过多少遍。
如今孙建萍在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上初中,功课仍然在班上数一数二。记者衷心地祝愿这个在舞蹈上有灵性的女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