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29 00:00:00 作者:袁慧 来源:今日高邮
3月1日,市新闻信息中心曾在江苏新华网上刊登过一篇名为《谁来帮帮他》的文章,呼吁社会向不幸的朱宝贵一家人奉献自己的爱心,该文引起不少网民的关注,匿名帮助他们的人很多很多。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3月20日,朱宝贵终于出院回家了。虽然他的身体仍很虚弱,记忆力也没有完全恢复,妻子为他更是吃了很多苦。23日下午,他还是让妻子带上锦旗,向市人民医院的领导和医护人员表示真诚谢意。
“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好日子总会来的”
当记者见到朱宝贵的妻子徐秀英时,她正拖着嬴弱的双腿,机械地一步一步向医院大厅走来。真的无法想象眼前这个身高只有1.55米左右的女人承受着如此多的不幸。可在这个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她却一直坚持着,哪怕自己的体重一下子从70多斤降到了60斤,她努力坚持着。
再次回忆起自己听到丈夫从楼上跌下的第一反应时,徐秀英说:那时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拿一个小板凳爬到阳台口从四楼跳下去,一了百了。后来因为力气不够,在阳台上坐了两分钟,在那两分钟里,她的思绪可谓百转千回,儿子、丈夫、家人,所有的事一瞬间全部涌上心头,她想了很多很多,也正因为这一刻,她打住了自己失去理智的念头。儿子朱杰回来后,对她说,“妈,要是你去了,爸爸又是躺在病床上,你让我回来怎么接受这个现实。”这样的一段话使她感到,在阳台上苦坐的两分钟是那么的宝贵。
朱宝贵倒下前,是徐秀英的支柱,平日里徐秀英吃饭、洗澡、方便都由他来侍候;朱宝贵倒下后,他们成了彼此的支柱;每日他们为对方穿上衣服,再相互扶持坐起来,做什么都是两人一起动手,因为很多事他们现在都无法独立完成。他们要将这个暂时处于苦难中的家庭撑起来。
“真的非常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一家的人”
徐秀英清晰地记得,他们的不幸经报道后,他们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朱宝贵出事后,前任副市长、现任扬州中学校长的董玉海,当即致信给医院,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先救人;市委书记王正宇收到朱杰的求助信后,立即批转有关部门,对朱宝贵一家的事要及时办理;对于近7000元的医药费,市人民医院帮他们垫付了4000多元;余下的2000多元是从儿子朱杰曾经做家教的一户人家里借来的。社区里的邻居、儿子学校同系的老师同学、徐秀英的小学同学从媒体上得知这件事后,也送上自己的一点心意。
在朱宝贵住院的24天里,不时有素不相识的人来探望他们一家。一对年近70 的老夫妻相互搀扶来到病房内,找到朱杰,留下100元钱。两个工薪阶层的女职员送来近1000元,并表示会一直关注他们一家。电视台的记者刘军留下了200元钱;医院的前任院长黄医师送来了200元钱。一次从医院回家的时候大雨滂沱,徐秀英和儿子决定打的回家。上车后,司机得知他们就是朱宝贵的家人后,说什么也不肯收他们的钱。
徐秀英已记不清接受了多少人多少次的帮助,她希望通过本报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他们的人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