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5 00:00:00 作者:王玉清 王槿 袁慧 来源:今日高邮
―――蝶园广场周末大舞台活动侧记
自2002年建成以来,蝶园广场渐渐成了高邮人休闲、娱乐、养生的绝佳场所,它在市民心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晨昏晴暖,市民们来此打拳、做操、读书,夜幕降临,举家在此散步、跳舞、唱歌,平静的生活变得热闹起来,日子变得生动起来。
广场上的群众休闲娱乐与文化活动多了,市民参与的热情高了,要求也高了,很多人都觉得广场的文化娱乐活动,时有时无,没有什么规律性。今年3月19日,第一中学的退休老师杨德宽老先生“上书”市委,建议进一步发挥广场功能,让更多的人到广场来搭建舞台,开展多种形式广场的文化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素质。这一建议得到了市委副书记范天恩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随即市委宣传部就联系市文化部门,积极展开工作,组织活动。短短3天的时间,一个展示群众丰富多彩生活的周末大舞台,正式拉开了帷幕。
喜气的舞龙表演、帅气的秧歌舞、动感的韵律操……每一个节目都牢牢抓住广场上人群的眼球。
记者采访了当天观看了这场表演的戴老先生。他说,退休在家没什么事做,平时就喜欢与老伴到广场来散散步,听说有节目后,他大早就和老伴到广场上来了。老人还感叹,扭秧歌、耍腰鼓等等,这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现在看到一次不容易,那一期的节目吸引了很多平时在广场休闲娱乐的市民呢。
来广场活动的市民说,有了周末大舞台,不论是成人的表演还是孩子们表演,大家都喜欢看。每到周末广场有活动,大家都是你叫上我、我喊上你。没时间去的,就只有等第二天晨练的时候听别人的描述了。
参加演出的演职人员都很辛苦,他们演出前的一切活动都是自己组织、自己找地方彩排。老人舞蹈队是一群平均70多岁的老人自发的组织,每一次有演出,只要提前招呼一声,他们就忙活起来,演出前他们很早就到了现场。他们表演的舞蹈、京剧脸谱T台秀等节目散发出不老的精神。
还有那些参加演出的小朋友,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早早地来到现场,认真地表演着。师范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跳起了现代舞。他们天真烂漫的、充满笑容的脸庞,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观众,人群中不时发出热烈的掌声。
再看那政府各个部门,为市民献上了精彩生动的节目,并在节目中向市民们介绍各类相关知识。市民们说,这样的节目我们喜欢看,既放松了心情同时还能学到知识,看了税收部门的专场演出,很多以前不懂的税务知识,现在知道了不少。
综艺节目、主题专场,还有电影放映和义务教唱歌曲、戏剧等等,周末大舞台有多种表演形式。演员们演得卖力,市民们看得高兴。从第一期到现在,周末大舞台已成功举办了20多期。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今的周末大舞台组办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工作人员没有任何补贴和报酬,很多人既要上场子,又要搭台子,既当演员又当责任人,不知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
家住南海小区的陆先生认为,影响周末大舞台的原因是节目没有新意、变化不大,让人叫好的节目不多。市聋哑学校的孩子们表演的手语歌舞《高邮之歌》,就让人非常震撼,现场鸦雀无声,因为孩子们是用心在表演,观众也只有用心才能体会。我们期盼有更多这样的好节目出现。
启东市一位来邮观光的杜女士说,看了很多地方的广场活动,觉得高邮的周末大舞台有着很大的扩展前景,广场在设计和布置上充分考虑到人文因素,多开展一些展示高邮悠久历史和城市新风貌的活动,以此来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投资。
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周末大舞台的发展即是蝶园广场文化氛围的发展,也是经济的发展。就我市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言,在不能投入大量资金发展的条件下,要让广场文艺之花长开不败,就需要政府加强对广场文化活动的领导和管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办文化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民间组织参与广场文化的发展建设,让广场文艺之花长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