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找寻兄弟姐妹去江苏寻根

2006-02-14 00:00:00    作者:赵矫健    来源:今日高邮

新闻背景:“听养父母说,46年前,有百余名孤儿从上海来到沈阳,我很想和有同样遭遇的兄弟姐妹们聚一聚,聊一聊。”今年元宵节,沈阳市民王国宾道出了自己的心愿。

2002年12月,朱雁女士也曾有过类似愿望,在本报的帮助下,朱雁曾与30多名兄弟姐妹聚过一次。

晨报讯(记者 赵矫健)王国宾见到“姐姐”了!来沈孤儿们对于亲情的呼唤仍在继续。

大家纷纷表示,“近期,要寻找50余名来沈孤儿,回老家江苏看看,寻寻根……”

昨日,本报会客厅洋溢着温馨的气氛,得知有“姐姐”要找自己,王国宾放下工作赶到本报。“只要能坐在一起聊聊,这心里就暖和多了。”朱雁、王桂芹、孙华英、周宏媛不约而同地拿出了儿时照片。

朱雁十分肯定地告诉记者,她的老家在江苏,“我养母给我抱回来时,衣服上还有江苏的标志呢!听说,在上世纪60年代初,高邮形成4年困难时期,全县外流人口猛增,当时涌进上海孤儿院80%年龄偏小的都来自江苏高邮、兴化一带。”

江苏媒体《今日高邮》记者任仁表示,“江苏高邮这边有好多人询问,这里面相似的情况不少,我们急切希望得到这批上海来沈孤儿更多的信息,以便‘对号入座’。”

昨日,朱雁激动地说,“我们希望联络到更多的来沈孤儿,除了可以在沈阳聚会,我们也希望去江浙一带寻寻根。”

今日起,本报将陆续刊出部分从沪来沈孤儿的儿时照片及相关信息,与此同时,江苏《今日高邮》网站(http://www.gytoday.cn)的“今日焦点”栏目也将与本报互动。

如果您是知情者,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本报也欢迎旅游团体提供赞助,帮这些孤儿圆梦。热线电话:024-86268636

编号:001

姓名:朱雁

年龄:47岁

性别:女

相关线索:“我是1959年10月5日生人,来沈阳时是1960年4月,当时我只有5个半月,在沈阳南站票房被领养的。”

编号:002

姓名:杨明

性别:男

年龄:48岁

相关线索:“我是1958年生人,被抱来时,耳朵上戴了一只形似耗子尾巴的银耳环,‘文革’期间,上海那边曾来信找过我,但不知是谁。”

编号:003

姓名:孙华英

性别:女

年龄:48岁

相关线索:“我是1958年7月1日生,到沈阳时,是1958年秋天,我那批全是小女孩,我是在沈阳孤儿院被领养的。”

编号:004

姓名:周宏媛

性别:女

年龄:49岁

相关线索:“我是1957年出生的,1960年来的沈阳,当时只有3岁,是在沈阳市沈河区的大南孤儿院被人领养的。”

编号:005

姓名:王桂芹

性别:女年龄:50岁

相关线索:“我是在沈阳军区第一招待所被领养的,1982年冬曾有人找过我,不知道是不是亲生父母。” (以上均为资料图片,由当事人提供)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