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江苏来电:照片像我弟

2006-02-16 00:00:00    作者:赵矫健    来源:今日高邮

编号:011

姓名:张颖 性别:女 年龄:46岁

相关线索:“我是1960年2月25日生人,我们那批孤儿统一被送到了抚顺市民政局,我的原名叫‘林沙’。”

编号:012

姓名:崔英奎 性别:男 年龄:46岁

相关线索:“我是1960年3月1日生人,随同上海一批孤儿来到了沈阳,后被沈阳站的工作人员收养了。”

编号:013

姓名:王国宾 性别:男 年龄:46岁

相关线索:“我是姑姑1960年从老福利院抱回来的,抱我回来的时候天气特别冷。”

编号:014

姓名:苏丽娜 性别:女 年龄:48岁

相关线索: “我是1958年生人,养父在我这张‘两周岁’的照片后面,写上了‘苏丽娜来沈日期是1960年4月7日永记’。我是从上海孤儿院来到沈阳的。”

编号:015

姓名:丛树艳 性别:女 年龄:48岁

相关线索:“我是1958年3月8日生人,在沈阳站被领养。”

晨报讯(记者 赵矫健)截至昨日,加入寻找来辽兄弟姐妹活动中的孤儿已经增加到21名。与此同时,江苏省高邮市甘垛镇村民宋其照惊讶地发现:“晨报拍摄的那张羊年集体照上,有一人真像我弟弟!”

最激动“照片上那人真像我弟!”

江苏《今日高邮》记者任仁反馈说,“许多市民来电说,1960年那段时间,逃荒到上海的高邮人数量相当多,所以,送往辽宁的那几批孤儿,很有可能是高邮人的子女。”

当看到本报2003年“来沈孤儿聚会”的集体照片时,高邮市甘垛镇村民宋其照惊讶地发现,“照片上最后一排,右数第三人―――那个人真像我弟弟!1959年至1960年期间,弟弟宋其伟在上海闹市区走失了,他小时候下巴生过疖子,留下了一个疤。”但经过反复核实,记者得知宋其照所说的男子叫杨明,“我的下巴上没有疤,年龄上也有出入……”

最感动抚顺养母为养女找亲妈

昨日,12时许,抚顺一位78岁的韩姓老人拨通了本报热线,“我的养女今年46岁,也是1960年从上海来沈的孤儿,我想帮她寻找生母。”

老人告诉记者,“1960年,上海那批孩子来的时候,都穿着统一的粉颜色小花衣,小被也是同样颜色的,养女的介绍信上写着,1960年2月25日生,原名叫林沙。”

新闻背景

“46年前,有百余名孤儿从上海来到沈阳,我很想和有同样遭遇的兄弟姐妹们聚聚、聊聊。”正月十五团圆日,沈阳市民王国宾道出了自己的心愿。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