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继红――做合格家长 育合格人才
2006-03-17 00:00:00 作者:张晓晖 来源:今日高邮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在当今这样多元化的社会中,许多家长谈起她们孩子的日常行为教育,却感到茫然不安、束手无策。在前不久召开的创建十星级和谐家庭动员大会上,市政法委宋继红女士作为教子有方特色家庭代表作了交流发言。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她,请她谈谈一些教子的经验和感悟。
宋继红认为,父母首先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孩子的成长比成绩重要,经历比名次重要,所以她对孩子的要求只要平时努力就行,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分数,帮孩子找出没弄懂的问题,教孩子掌握如何抓住要点解决难题。她儿子5年级时,班主任曾经对全班同学做过一个调查,如果孩子考了80分以下,回家不会被打骂的请举手,全班只有她的孩子一个人举手。孩子回到家很兴奋地说:“同学们都很羡慕我,谢谢你,妈妈!”孩子考试时没有心理负担,学习自觉性越来越高,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正因为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下成长,其性格也越来越活泼开朗。
其次,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拥抱孩子,表示父母对孩子的重视和赏识,孩子也非常喜欢这种爱的表达方式。宋继红儿子曾经问她:“妈妈,我长这么大在什么地方住得最久?”她回答说:“爷爷奶奶家?”他说:“不对!”“我们自己家?”儿子深情地说:“应该是爸爸妈妈的怀抱!”而与孩子交流沟通则是另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她的心得是不管多忙,每天都抽时间和孩子交流,父母在交流中可以了解孩子的快乐和烦恼;孩子也知道父母也在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会对孩子有很大的促进。宋继红夫妇还经常和孩子一起欣赏他成长的照片,记录下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趣事,总结教育过对程中的成功和失误,让孩子对父母的爱有更深的体会。
第三,父母要处处做孩子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教育有时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一次孩子和她一起去倒垃圾,看见垃圾箱周围全是垃圾,她向前迈两步把垃圾扔进了垃圾箱。第二天,孩子就把这件事写进了日记里。家长的文明习惯,孝敬老人、关心别人的举动,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很小就知道体贴关心人。孩子六岁那年夏天,天特别热,中午吃午饭后宋继红对婆婆说:“妈,今天天太热,你上午烧饭辛苦了,我来洗碗吧!”正在一旁玩的孩子连忙说:“妈妈,你上班也辛苦了,还是我来洗吧!”从此之后,每个暑假洗碗的事都是他包了。
宋继红女士认为培养孩子的素质和人格比智力开发更重要。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情商高可以使智力平平的孩子最终创造不寻常的人生。情商低也可以使智力超常的孩子最终变成一个碌碌无为的人!所以教育中她对孩子的情商教育更重视!孩子有一次和另一个孩子起去买一本书,他们同时都带了5元钱,但是那本书正好是6元钱,他就借了1元钱给同学自已没买成书。当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孩子说:“只能让一个人先买成,我就先借给他,这是助人为乐嘛!给别人快乐自已会更快乐!”有了健康的心理,孩子就会懂得做人的道理。宋继红的儿子现在在实验小学六(4)班学习,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表现突出,多次被评为三好生,曾在《扬州日报》等多次刊登作品,老师和同学都说他是阳光男孩,只要有他的地方就有欢乐,他的快乐的情绪总可以感染大家。
宋继红的育儿心得给了我们“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很多的启发,祝愿孩子们在家长的精心培育下,在社会的关爱下,都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