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澳大利亚师生在邮中

2006-03-17 00:00:00    作者:杨星/文 田开象 杨星/摄    来源:今日高邮


澳大利亚学生学中国功夫。

在这个充满绿意的春天,江苏省高邮中学再次迎来了远道而来的宾客――澳大利亚汉密尔顿・亚历山德拉学院师生代表团。这些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的“洋人”的到来给原本单调、寂静的校园生活注入了新鲜和活力。据了解,自1998年高邮中学与汉密尔顿・亚历山德拉学院建立友好关系以来,双方已成功进行了四轮互访。这对促进两国友好往来及双方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澳大利亚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打篮球 。他们在各种体育活动及比赛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高邮印象

尼尔・麦克莱恩先生是汉密尔顿・亚历山德拉学院的副校长,同时,他也是该代表团的领队。也许是出于习惯,采访宾客时,记者总不忘问其对高邮的印象和评价。对此,尼尔先生似乎有着足够的发言权,因为这是他第二次来邮访问。他兴奋地说,这几年高邮的发展速度惊人,变化令人惊讶,令人惊异。开阔的城区,宽广的街道,到处绿意葱茏,满眼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一座座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然而就在他第一次来邮时,这儿的一切还处于灰色基调。他真的很难想象短短几年间,高邮会有这么多的改变。不过,尼尔先生强调,高邮再怎么变,但有一样不变,那就是邮中全体师生的热情好客,以及双方学校的友谊。尼尔先生说,在邮中,他们没有遇到过任何困难,这一切缘于邮中人热情、周到的服务。对此,他们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很感动也很感激。

注重环保

采访中,记者留意尼尔先生在谈及高邮的变化时特别强调了树的增加,这并非偶然。据了解,澳洲等外籍公民非常注重环保。他们有不践踏草坪、不随意丢垃圾、在自然风光带游玩离开时一定会把垃圾带出景区等好习惯。对此,邮中办公室主任田开象颇有感慨。他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长期以来,随意从窗口往外丢垃圾在中国是屡见不鲜的镜头。殊不知这样的恶习让刚来高邮几天的澳洲学生也深受影响,他们有人认为该行为似乎已默认为“合法”化。一天,一位澳洲学生就随意向宿舍窗往外扔了个刚喝完的雪碧瓶。谁知校长知情后非常生气,立即就此对他们进行了严肃的教育,并当场要求实施错误行为的学生站出来,承认错误。不一会儿,那个澳洲学生真的站到了大家的前面,诚恳地道了歉,并到楼下捡起了自己扔的雪碧瓶,把它稳稳地送进了垃圾箱。这个故事虽小,意义却不一般。它不仅体现了澳洲人强烈的环保意识,也表现了他们勇于承担错误的社会责任感。
尼尔先生说,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国人的环保意识也在逐年增强。中国环境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此,澳洲师生到中国来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研究环境问题,以取长补短,加强澳洲环境建设。


澳大利亚学生在邮中音乐课上学跳竹竿舞。

学英语VS学汉语

在学习交流的短短几天内,给澳洲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就数邮中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尤其是外语水平,娴熟得超出他们的想象。尽管如此,邮中的学生为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仍不愿放弃任何一次可以交流的机会,一有空他们就会热情而又礼貌地凑上前去“操练”。这也给双方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增进友谊带来了便利。其实,澳洲学生来中国也是有目的的,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全球范围内汉语学习热也不断升温。汉语属于藏汉语系,是众多语系中比较难学的一类,但这丝毫没有减弱澳洲学生对此的热情。然而,由于邮中的学生英语普遍较好,双方学生之间的交流仍以英语为主,尽管澳洲老师一再鼓励他们要与邮中学生多用中文交流。
澳洲学生告诉记者,他们很敬佩邮中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即使这样,他们也只能做到其用功程度的一半。比如每天学习时间在6小时左右。同时其轻松的学习生活还表现在作业的差别上。澳洲等外籍学生没有像中国学生那样的硬性作业。他们的作业一般是在一定的时间内独立或协作完成一些课题研究,并每天在日记本上记下自己的研究进程以及相关措施、打算,从中锻炼自己的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等能力,这与中国学生“理论高于实践”的现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拾金不昧

拾金不昧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在澳洲也是人们崇尚的美德。当记者得知最近在澳洲代表团中也发生了一件拾金不昧事并向领队了解原委时,领队却淡然地说,这是件小事,没什么,我们身边经常发生。在记者的一再要求下,同伴们帮我找来了那两位拾金不昧者――摩根和汉密斯。14岁的摩根和汉密斯在我面前显得很羞涩,涨着通红的脸,低声叙述了上星期天下午在羽毛球场上看到50元人民币的情景。小个子汉密斯坦言,当初捡到钱的那一刻,他们也想把它占为己有。但后来脑子里一直有个声音在提醒他们,“该如何做一个好公民?”,就这样,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两个小家伙最终选择了交公。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收到钱的邮中政治处还没找到失主。


 14岁的Margan williams(左)和Hamish kelso(右)是拾金不昧者。

开放的主人翁

也许在大家印象里,高邮的学生还是那样的保守、腼腆、小家子气。可事实却截然相反。据澳洲代表团随行老师介绍,10日下午他们刚到,就受到了邮中全体师生的热情接待。许多邮中学生都主动和我们学生打招呼,留言,赠见面礼。他们个个都以主人翁热情对待我们,渴望给我们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便捷与服务。一、两天交流下来,他们便和我们的学生混熟了。记得当天晚上临睡时,我们还接到一个邮中学生的电话,电话的目的是希望和我们交朋友,而且态度非常诚恳和执著,这着实令我们感动。另外,澳洲老师认为,邮中学生的大方还得益于较为流畅的英语水平。如果没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即使再热情,也无法付之于行动。
据田开象介绍,今年是双方学校第五次进行互访交流,澳洲师生将在邮中进行为期两周的教育教学交流。由于接待、交流经验的日渐丰富,澳洲学生普遍感到在邮中有家的温暖。同时,随着邮中近几年在教学方法、方式上的不断创新,教学课件不断改进与提高,为双方学生交流提供了更方便的途径,有效提高了交流效果。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