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沧桑陵墓话变迁

2006-03-30 00:00:00    作者:夏家龙    来源:今日高邮

――高邮市烈士陵园第三次烈士墓迁建纪实

在过去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里,我市数以千计的革命烈士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当中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苏中区党委社会部副部长周山烈士,人民的好干部县委书记李健烈士,在敌人刑场上凛然就义的副县长周奋烈士,以及袁舜生、郑光耀、狄奔等一大批党的优秀儿女。然而由于受当时历史背景条件的限制,烈士们牺牲后只能草草就地掩埋。直至解放初期(1950年),人民政府第一次建墓将烈士忠骸迁葬在陵园内,烈士墓为砖土简易结构(即现在的水榭位置)。1955年县人委、县政府第二次对烈士陵墓进行了重建,为砖混结构 (即现在的烈士墓区东侧)。烈士墓建成迄今,终因年代久远而呈现大面积开裂、倾斜、塌陷,既不严肃,又不雅观,特别是祭扫烈士时,广场过于狭窄,已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给每年清明祭扫革命烈士活动带来极大不便。根据上级民政部门的要求和全市人民群众的愿望,经市政府批准于2002年7月又对烈士墓进行了第三次迁移重建。为了慎重稳妥地做好烈士墓迁移重建工作,尤其是烈士家属的思想工作,我们先后分别向烈士家属发出了关于迁移重建烈士墓的函件,请他们来邮面商相关事宜。由于烈士墓为合葬墓,而改建后的形式是独葬墓,其中究竟哪个是周山?哪个是李健?哪个是周奋?不少烈士家属为此心存疑虑,担心迁建后的陵墓内安葬的是否就是他们亲人的遗骸?迁建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甚至不同意迁建……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细致周密的走访,先后与离休老干部、烈士家属进行了了深入的座谈。周山烈士的爱人高敏同志向我们反映周山遗骸是用坛子装殓的。周奋烈士的儿子周继奋向我们反映,当年县人委安葬他父亲时,他还小,由他母亲(陈亮)抱着参加,因周奋烈士是被敌人在刑场上拦腰斩断的,故遗骸是用小木盒装殓后再放入棺材的,相当于套棺,当时根据风俗习惯,母亲还从他头上剪下一撮头发在他父亲棺盖上封钉。李健烈士的儿子李忠明则反映,他父亲是用一口黑漆大棺材下葬的……根据走访了解,我们基本对墓内安葬情况有了底谱。




7月21日下午,施工人员打开了烈士墓顶,当对浮土进行清理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龟板状的墓穴,即圆形内一分为二,共八个方格,根据走访了解的结果,我们认定应该是东边为上,原烈士墓上排名是周山、李健、周奋、袁舜生、郑光耀、狄奔、严肃……那么东边第一格内应该是周山,第二格内是李健,第三格是周奋……第二天即2002年7月22日上午,烈士忠骸迁葬仪式正式开始,市领导来了,烈士的亲属来了,电视台记者也来了。当现场施工人员细心地拨开又一层土面后,终于见到了长眠于地下半个世纪之久的烈士棺椁,前排东首第一穴是只坛子,依次是棺材、棺材、坛子,后排全部是坛子,为最终认定“谁是谁非”,周奋烈士的儿子对前排第三穴内的棺材直接参与了“甄别”,只见他慢慢地刨开棺材的朽木朝里望去,果真内中还有一层棺木,再刨,猛然一支锈迹斑斑的铁钉,赫然就在眼前。他激动地一把抓起铁钉,迎着阳光举起一看,铁钉虽高度锈蚀,但丝丝发卷仍依稀可辨,此时此刻,只见他拿着铁钉就朝他母亲奔过去,“妈!您看!”陈亮老人双手捧着铁钉看了又看,顿时激动得泪流满面,连连对他儿子用上海方言说“就是呐呀 (意思是那就是你爸爸)”。至此,周山烈士的亲属,李健烈士的亲属等也都对遗骸进行了认定,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烈士亲属再三对我们高度负责、认真细致的工作表示感谢,其情其景难于言表。第三次迁移重建烈士陵墓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