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欢庆的腰鼓敲起来

2006-04-07 00:00:00    作者:袁慧/文 任仁/摄    来源:今日高邮

近年来,我市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全市城区、乡镇大大小小的群众晨练健身点也渐渐多了起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城区目前参加晨练健身的老年人占离退休在家人群的60%。同时社区健身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乡镇居民的健身观念在不断改变,每年全市健身人群的数量呈大幅上升趋势。
群众健身的热情提高了,可活动的内容仍停留在最初的健身操、交谊舞等老一套健身活动上。为丰富我市群众健身活动内容,近年来,只要有新的或是好的健身项目出现,市体育局群体科都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组织具有国家资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出去学习取经,然后在全市各个健身点进行推广,腰鼓队即是成果之一。
    
腰鼓队伍滚雪球

2001年底,市体育局群体科决定在城区众多自由组织的群众健身点中成立一支腰鼓队,当即吸引了奎楼、公园等多个健身点100多人报名,为能在2002年的三八妇女节上成功亮相,腰鼓队在建成后不久即开始投入紧张的学习和训练。
腰鼓虽小,但五脏俱全,花样多多,训练起来并不容易,就拿最简单的鼓点节奏来说,刚开始很多人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那些从来没有拿过鼓棒的队员更是难动手脚,但所有的人都没有动摇和退缩。奎楼健身点的郭更新是腰鼓队的队长,她回忆起当年学习腰鼓时的情形说,各个健身点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出最好的效果,社会体育指导员对队员,不厌其烦、倾囊教授,同时还组织一批掌握要领比较快的队员单独学习,然后再由她们手把手地去教别人。就这样一帮十,十帮百,短短2个月左右的时间,腰鼓队训练得有声有色,三八妇女节的演出在观众群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随后,在全市运动会、农民艺术节、海潮大桥开通等各类公益活动上处处可见腰鼓队的英姿。铿锵悦耳的鼓声,激情高昂的口号声,节奏明快的乐曲,配上整齐的队服,这支完全由退休人员组成的腰鼓队渐渐成为邮城一道美丽的风景。现在,因为在全市的各类公益活动中频频露脸,腰鼓队在市民中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慕名而来要求参加腰鼓队的人络绎不绝。目前,城区会打腰鼓的已有250多人,用队员郭家凤的话来说,这队员人数和知名度就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越滚越大。

爱上腰鼓健身

“嗨,嗨,嗨,嗨……咚咚叭咚咚叭咚……”,每天清晨,当大部分人还沉浸在香甜的梦乡中时,腰鼓队的队员已经出来锻炼了。她们举着系了红丝带的鼓棒,一会儿双手叉腰转圈,一会儿打鼓,发出咚咚咚的声音,一会儿甩动双臂踏步,一会儿摇动棒子,上面的红丝带在空中飘来飘去,很是精神!再看看她们整齐的姿势,强劲有力的动作,感觉丝毫不亚于专业水平的腰鼓手。
如今腰鼓队的队伍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多,郭更新介绍,她们中最大的已是七十有三,最小的也有五十多岁了,大部分队员都是退休在家的老教师、老医生,原本上上老年大学、打打牌,现在每天与一帮就姐妹约在一起打打鼓、谈谈心,感觉更充实。
郭更新今年58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因母亲的缘故接触到健身运动至今,对于健美操、键球、交谊舞等健身活动,她都能露上两手。她说:“腰鼓不仅让她们有了娱乐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可以结交更多的新姐妹”。
奎楼健身点的郑红与郭更新正是腰鼓做的引子而走到一起的。4年前郑红从市燃料公司退休后,与一帮老同事天天到奎楼健身,晨练过程中认识了郭更新,也渐渐爱上了打腰鼓,就这样郑红与自己的同事也加入到腰鼓队伍中来。郑红说现在她哪天要是不出来锻炼,就觉得不舒服,晨练和打鼓已经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今年68岁的退休老教师郭家凤坚持晨练已有10多年了,她说以前一直觉得身体情况不很好,精神也不很好,现在通过每天与老姐妹们在一起活动活动,不仅精神好了,而且还不断结识了不少新姐妹,一打起腰鼓感觉特别有精神,真是一件快乐和有益身体健康的事。

图的就是个开心

只要是公益活动,郭更新和王素霞她们是随叫随到。今年3月中旬,由市新闻信息中心和《华商晨报》等单位联手举办的“辽沈孤儿”来邮寻亲活动,她们中的很多人是活动当天才得到通知的,一早接到通知后她们或打车,或要家人送,或骑车,纷纷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联系人员最初还担心达不到一定人数,腰鼓队看起来缺少气势,结果一下子就召集到了100多人,不仅活动正常举行,腰鼓队更成为当天活动中的亮丽一笔。
自腰鼓队成立以来,不但受到扬州市妇联“三健行”(健康、健身、健美)活动的表彰,还受到全国妇联巾帼健身活动的表彰。
“我们打鼓一不为钱,二不为名,纯粹自娱自乐,就图大伙在一起开心”公园腰鼓队队长王素霞(也是腰鼓队的“叉手”,相当与乐队的指挥)如是说。每当有新的姐妹加入到队伍中来,郭更新和王素霞都十分热情,张罗着买腰鼓、做服装,自己一分钱不挣不说,很多时候电话费、乘车费都不知道搭了多少。平日晨练时用来放音乐的播放机,郭更新自己也拿出不下10台,说到这些,她们总是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难得是大伙聚在一起开心,”
现在,她们还积极筹划,准备本月到扬州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上去演出,展示高邮、推介高邮。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