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媳妇为残疾家庭撑起一片蓝天
2006-04-13 00:00:00 作者:卞益梅/文 袁慧/整理 来源:今日高邮
1999年,20岁的贵州山妹子林扣秀经人介绍,远嫁我市卸甲镇伯勤村5组村民徐建才家做媳妇。
刚进徐家门,满怀憧憬的林扣秀就失望了,三间住房又矮又破,个高的人进门要弯腰,还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困难户。同时,横在林扣秀面前最大的困难还有,一家六口只有公公徐建才健康,74岁的奶奶患哮喘,叔公痴呆,婆婆及丈夫徐学兵兄弟俩都是半哑,一家人讲话全是打手势、用哑语,这给原本就语言不通的林扣秀来了个下马威。
来都来了总不能转身就走,林扣秀住下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地方方言对于林扣秀不再生涩,她渐渐也学会了打简单的哑语与丈夫及其家人交流。慢慢地她发现这家人虽然大部分残疾,但却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对于她这个外来媳妇更是关爱有加,特别是当自己怀孕并生养了可爱的双胞胎儿子后,全家人更是给了她无微不至的照料,让她的心越来越接近这片土地,越来越靠近徐家人。面对全家人的关爱和期盼,林扣秀这位从山区走来的、有着山里人朴实情怀的姑娘从此暗下决心,一定要和全家人一起用双手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为了摆脱多年的贫苦情况,家里承包了集体24亩责任田,其中5亩桑园,农活十分繁重。别人认为这个从来没有做过农活的山里妹子一定做不来,可林扣秀却没有一点畏惧和退缩,为了尽早学会干农活,她每日都跟在家人后面一样样地学,一样样地做。
前几年麦收、栽秧,徐建才一家里因经济不宽裕,没有叫收割机及栽秧工,家里人在田里呆多久,林扣秀就跟着干多久。十几天下来手上血泡磨成了老茧,脸上的皮肤晒得脱了一层又一层,整个人累得直不起腰,可她没有叫一声苦、发一声怨。家人看着她这么能吃苦,是又心疼又高兴,就劝她在家歇息几天,可她就是不肯。如今的林扣秀无论干什么农活在同组妇女中都是佼佼者。
时间一长,林扣秀发现光靠种田只能维持家庭生活,难以改变家庭面貌,2003年,她通过找熟人动员丈夫与自己一起进了一家矿材厂干铸铁工作。干铸铁是一项又累又脏的活,一般都是白天制模,夜晚烧炉化铁灌模,不要说一天睡不上四到五个小时的觉,就是一天要端多少下几十斤重一勺的铁水也够受的。寒来暑去,林扣秀和丈夫凭着一股毅力不仅把这份工作干得越来越好,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进厂第一年夫妻俩就靠自己的努力拿到了14000元工资,第二年更是拿到了26000元。
在她的影响下,原本不愿干活的哥哥也进了一家柳器厂,年收入几千元。经济逐渐好了起来,公公买回手扶拖拉机,农闲时帮人搞搞拖运,婆婆则负责全家人吃饭和带孩子,一家人齐心协力,忙得红红火火。付出就有回报,徐建才一家终于摘掉了多年的穷帽子,2005年,全家人靠自己的努力砌了一座宽敞明亮的楼房,告别居住了多年的茅草房,现在全家人的生活更有奔头了。
林扣秀是勤劳能干的,孝敬老人在当地更是有口皆碑,结婚6年多她未与家人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对待徐建才夫妇俩视同自己的亲身父母。家中80多岁的奶奶因患有哮喘,冬天经常卧床,林扣秀总是第一时间将热毛巾、早饭端到床头,平时一有时间就帮老人梳头、穿衣服。去年夏天,公公徐建才使用拖拉机帮别人拖土时,不慎在公路转弯处连人带拖拉机重重摔倒在地,三根肋骨断裂。在住院的20多天时间里,她工作之余总是抽空和婆婆交替照料公公,伺喂汤药,端茶倒水,为公公擦汗,帮助他翻身,还不断买来营养品,服侍得细心周到。乐得徐建才不断向人炫耀自己好福气,修来一个好媳妇,连哑巴婆婆也常向人竖起大拇指夸自己的媳妇好。
在伯勤村人人都知道林扣秀的公公有个同母异父的痴呆兄弟许如林,整天在村里东跑西走,日常生活也不能自理,因家庭困难平日吃的、穿的都靠别人施舍,身上是又脏又破。林扣秀进入徐家后,不但一点没有嫌弃这位叔公,还让他与自己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现在不仅每天能吃上热饭热菜,林扣秀每年都还为许如林买几套新衣服,让他走出去都是干干净净的。
对于自己所做的,林扣秀说,这些都算不上什么,残疾人也是人,我们只要多付出一些关爱,就能让他们消除自卑,走向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