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9 00:00:00 作者:朱维宁 袁慧 来源:今日高邮
在邮城,若论谁家的鸽子养的最好,取得的成绩最多,熟悉的人都会告诉你是徐鸿章,自所养信鸽参加全国各项赛事并取得一定名次后,他养的鸽子更是名满四方。记者有幸走进徐鸿章的家,只见他的书房内参加信鸽比赛获得的各种奖杯、奖章琳琅满目,一聊起鸽子徐鸿章更两眼放光,他觉得养鸽子也得讲一个缘分,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缘分在不禁意间悄然而至
徐鸿章已近六旬,他自己都没有料到会晚年爱上驯养竞翔信鸽,并在这一爱好上有所成就。最初鸽子是儿子假期在家养的,儿子出去上学后,鸽子顺理成章地就交给徐鸿章管理,怎么说也是儿子的爱好和心血,徐鸿章便每日按照儿子的养鸽程序,按时给这些小家伙喂食,添水、清理鸽棚,就这样慢慢徐鸿章也爱上了这群小精灵。
此后,徐鸿章便一发不可收拾,为将自己的鸽子养好,他到处网络好的鸽种、拜师学艺、征订各类相关信息报刊、请名师名家指点,同时对体育运动的爱好使他开始关注各式信鸽赛事。2001年,徐鸿章开始扩建自己的信鸽王国,并正式建成鸿伟鸽舍。
可遇不可求的战绩
鸽舍成立后,徐鸿章开始考虑鸽舍未来的发展,他不再满足单纯的信鸽饲养,为让自己的信鸽也能在各类赛事一展身姿,徐鸿章在2001年将自家的信鸽全部转换为实战型,并正式涉及短程赛,取得过多项鸽赛的冠、亚、季军。可实战型并不一定都骁勇善战,徐鸿章又开始琢磨如何让自己的信鸽成为同类中的佼佼者。
在得知要培养出一只好的信鸽,关键之处在于“引种”。徐鸿章便开始通过上网查资料,向同行知名人士请教,不断地引进新的品种,不断实验创新,甚至远至宁夏去求购好的鸽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再远也不怕,再贵也不惜”。通过不懈地执著创新,徐鸿章挑选配对和培养的信鸽渐渐展露头角。
2000年,徐鸿章的信鸽开始进军中、短距离的比赛,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鸿伟鸽舍从参加高邮的地级赛事开始,逐步在400――500公里级别,这一苏北地区强手纷争的焦点赛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随后在宜兴、南京、五台山等地多场公棚赛事中陆续取得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在2004年,第一次参加五台山公棚竞翔赛事的时候,徐鸿章压根是没有想到自己的鸽子会获得高位,更不要说一连获得预赛冠军、决赛季军、指定冠军、团体季军等多个奖项。
据了解,那一次共有来自国内外1700多羽信鸽参赛,徐鸿章共选送了8羽信鸽,最终有5羽从中突颖而出并进入决赛,4羽获得名次。最让徐鸿章高兴的是,他的信鸽打败了世界鼎鼎有名的胡本取得的预赛冠军。而过去的2005年,鸿伟鸽舍同样在全国各地的多项赛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对于这些徐鸿章并不看中,他表示自己虽然非常开心,却觉得荣誉同鸽子一样是可遇不可求的,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他已经很满足了。
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徐鸿章的鸽舍就搭在住宅楼房顶上,大约有40平方米,设计得既通风又朝阳,里面干干净净,食盒、水盒摆放整齐,40多对信鸽,一只只居住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十分舒适。无论是北风呼啸的严冬、还是暑气袭人的夏日,徐鸿章每天早晚都雷打不动地到鸽舍,放飞鸽子、清扫鸽舍、添食加水。每日信鸽的放飞都是邮城上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记者采访时,徐鸿章说现在鸽子已经成了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他是与鸽子呆在一起,它们好的精神状态是自己最想要看到,一有特殊情况发生,比自己生病了还着急。特别对钟爱的王牌配对:“鸿伟大帝”和“一品夫人”,徐鸿章更是呵护有加,因为它们可是在众多赛事的功臣,无论是它们本身还是后代在全国多项赛事中都取得过骄人的成绩。
徐鸿章觉得虽然自己付出了很多,但收获的更多,他凭借信鸽不仅赢得了诸多荣誉,收获的更多则是乐趣和朋友,闲暇时与五湖四海的鸽友交流养鸽心得是他最恰意的事。目前,徐鸿章正积极准备参加南京的公棚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