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姐姐,你在哪里?

2006-08-28 00:00:00    作者:郭玉梅/文 任 /摄    来源:今日高邮

跨越六十年的深情呼唤:姐姐,你在哪里?

万水千山阻隔不了寻找亲人的脚步,时空转换冲淡不了对亲人的思念。赵慧吾,一位身患类风湿关节炎晚期的中年女人、一位命运多舛的革命军人之后,只身一人从山东辗转江都来到高邮,只为寻找在解放战争年代被父母寄养在老乡家中的姐姐――

25日上午,记者在市委组织部组织科见到了赵慧吾女士,55年的岁月在她身上已烙刻了沧桑的印记,花白的头发和一身朴素的衣着让她看起来有点憔悴。她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此行来高邮有两个目的,一是想看看曾任高邮县独立团副团长的父亲战斗过的地方,二是寻找父亲寄养在老乡家中的一个姐姐。

姐姐寄养在高邮了

既然赵慧吾的父亲曾在高邮战斗过,又担任过高邮县独立团副团长的职务,那么从高邮相关的史料中定能查到其父的相关情况。果然不出所料,在市委组织部有关同志的热心帮助下,记者从《高邮党史》中查到与其相关的资料。根据《高邮党史》记载:“高邮县独立团(1946.9-1947.5)1946年9月重建,1947年5月上升为江高独立团,副团长赵家淦(1947.1-1947.5)”。这份资料证明了赵慧吾的父亲赵家淦曾在高邮战斗过,担任过高邮县独立团副团长。但从资料反映的情况来看,其父在高邮战斗的时间仅有几个月,真有一女寄养在高邮的老乡家中吗?
根据史料记载,1947年5月高邮县独立团上升为江高独立团后,赵家淦任江高独立团团长,并带团向南挺进江都一带。据赵慧吾描述,其父赵家淦在邮战斗期间,已有一个约2周岁的女儿,后在此期间又生一女即现在要找的姐姐。由于当时战事紧张、残酷,刚出生的姐姐带在身边十分不便,就在挺进江都途中托付给高邮当地一对无儿无女的夫妻抚养,准备等战事缓和点再来接她。谁知道,这一等就等到解放战争结束。当她父亲带着组织上特批的重金来邮寻找姐姐时,那对夫妻俩已经搬走,寻找姐姐的线索也就断掉。赵慧吾介绍,由于她父母去世较早,关于姐姐的具体出生日期不清楚;姐姐是父母亲手送出去的,还是由父亲的部下送出去的也不清楚;父亲在挺进江都时具体将姐姐丢在高邮的哪个地方亦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姐姐送走时有个名字叫“赵芙蓉”。然而光凭这个极为普通名字和一个模糊的出生日期就想寻找失散多年的姐姐显然万分困难。

意外得知还有个姐姐

赵慧吾的祖父曾是南京江宁地区赫赫有名的大财主,身为独子的父亲一直是个养尊处优的大少爷,过着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在就读中央大学蚕桑专业期间接受了革命新思潮的熏陶,一次背着祖父偷开自家粮仓救济当地的新四军后,义无返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并屡立战功。正是由于这样的家庭出生,加之我党受极左思想的影响,使父亲赵家淦为此在“文革”期间遭受了残酷的打击。
在“文革”期间,赵慧吾的父亲由于被隔离审查长期不能回家,饱受精神折磨的母亲拉扯着赵慧吾姊妹几个艰难度日。一天,看望父亲回来的母亲突然告诉赵慧吾姊妹几个说:“你们还有个姐姐,在你爸爸部队转移的途中被寄养在一老乡家中了”。对于这样的消息,在那种历经磨难的苦难年代,赵慧吾姊妹几个并没有多大反应,也未放在心上。赵慧吾回忆说,可能是因为小的原因,加之当时的特殊情况,根本无心也无力顾及那个丢失的姐姐。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年轻的赵慧吾历经了“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痛楚,历经结婚生子、抚养小孩的艰辛和生活的种种磨难,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体味到真情的可贵,寻找失散多年姐姐的想法油然而生。

“只要姐姐活着,我决不放弃”

生活是充满荆棘和坎坷的,不幸再次降临到赵慧吾身上。一年前,她被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晚期,行走十分不便。然而病情的加剧却坚定了她寻找姐姐的决心,也坚定了她战胜病痛的勇气。听说山东威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4医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非常奏效,她毫不犹豫地拄着拐杖只身一人登上了前往山东威海的列车。经过一年多来的水疗,赵慧吾的病情已有很大起色。记者见到赵慧吾的时候,已看不出她曾是一位类风湿关节炎的晚期患者,行动自如,上下楼也很轻松。她充满信心地说:“我就要趁着自己腿还能走的时候找到姐姐。如果她过得幸福,我衷心祝福她;如果她过得不好,愿尽全力帮助她。” 赵慧吾还告诉记者,由于父亲在“文革”期间曾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她现在每月都能领到一笔由南京市政府发放的特殊补贴,数目虽然不大,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赵慧吾同时表示,等找到姐姐后,愿意把这份温暖和姐姐共同分享。
为了寻找姐姐,赵慧吾在来高邮之前,她还特意去了江都,从江都市委组织部也查到了有关他父亲的一些相关资料。她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她这一路遇到了许多好心人。在江都,组织部的相关同志忙里忙外帮她收集资料。来到高邮后,不但得到市委组织部相关人员的热情接待,还得到他们的热心帮助。他们不但积极帮她查找相关史料,还带她到市公安局查找 “赵芙蓉”的相关情况,并积极和当地的老干部嵇权联系,打听姐姐的情况。与此同时,嵇权也表示将帮助她寻找姐姐。面对这么多素昧平生的好心人的帮忙,赵慧吾充满感激。
因为对姐姐了解甚少,也因为一些曾经和父亲出生入死的战友们或已去世,或已移居异地,赵慧吾的寻亲之旅显得十分艰难。然而,赵慧吾却说:“只要姐姐活着,我决不放弃,哪怕再苦再难”。她坚定的话语道出了找寻姐姐的决心和毅力,并用她羸弱的身躯践行着这个信念。在此,记者希望知情者能与本报联系,共同帮助赵慧吾圆了这个搁置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寻亲之梦。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