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12 00:00:00 作者:夏涛 来源:今日高邮
――记高邮财校老师耿加贵
最近,财政部对各级财会学校综合评比,扬州财校在江苏省评比中独占鳌头,其中高邮财校教师耿加贵在各级财经报刊发表的论文得分占了最高比重,为此扬州市财校给他发来了感谢信。而由江苏省财政厅编辑、江苏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的《财会理论与研究》一书,耿加贵有7篇论文被选用。
钟情于财会教育的耿加贵是个痴心园丁,在高邮成人教育的土地上,他默默耕耘,收获了累累硕果。
1990年,耿加贵从苏州大学财政系毕业,被分配到家乡高邮市财政局。报到那天,接待他的办公室主任对他说:“你们一同报到的7个人中,惟有你是本科毕业,财政局刚组建的高邮财会学校正需专业老师,你就去做专业老师吧。”
耿加贵自己从没想过做教师,而一同报到的几个大专、中专生却留在了局机关科室。失落和郁闷中,他将在学校所写的厚厚一本诗集一炬焚毁。
上班不久,财校新一届学员开学,这批学员来自全市各条战线,都是在岗的财会人员,不少学员是单位财务主管和财务领导。耿加贵没有修过教育这门课程,更没有站在讲台上的经验,所以尽管有所准备,当他第一次站到讲台上时,面对那一双双成熟的却充满求知渴望的目光,还是有点心虚。几堂课下来,学员们议论他是“茶壶里下饺子――有货倒不出”。听到这些议论,他决心要改变教学方式,于是他开始了教育理论的自学。针对成人教育需要,精心准备教案,将艰涩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进行传输。他的努力很快取得了成效,学员们说他不愧是个高才生。历经过这一番转变,他开始热爱他的教学人生。
经历了两三年的边教边学,他对专业教学已是得心应手。1993年,他很轻松地考取了会计师资格证书。1994年底,他获得了财政部财会学校总校的“先进工作者”称号,还考取了注册会计师资格。
高邮财校连续六七年办了下来,几乎将全市无学历、无职称的会计从业人员轮流培训了一遍,财校的中专学历已无优势,学校面临着生源不足的困难。当耿加贵从热情似火的工作状态中静下心来横向比较时,才知道大学里的同学们从商的发了财,从业的各有所成,连跟他一起报到而留在局机关里的都有了个一官半职,而自个还只是个专业教师,不免有了些失落感。这时,他得到了在海南已成功创业的同学热忱邀请,邀他到南方去发展。与此同时,从财政局划出新设的会计师事务所许以高薪聘他就职,因为他一次性全科通过注册资产评估师全国统考。此外,还有一家审计事务所用“合伙股东”的身份诱惑着他。何去何从,耿加贵站到了十字街头。最后他还是决定留在财校成人教育这个岗位上。其原因一是财会总校的“只要机构在,职责就不变”的定调,稳定了他的心绪;二是听到不少学员发自肺腑感谢高邮财校、感谢耿老师的话语,使他认识到成人教育的重要作用和自己的光荣使命。于是,拒绝了外界高薪的诱惑,决心在财会职教上创出一番新天地。
面对财校办学的困难,耿加贵走进了他的母校苏大,寻求到了一条高邮财校和苏大成人教育学院联手,创立中专函授和成人大专相结合的办学形式,解决了财校发展中的一道难关,使全市会计人员有了一条在本市学习提升学历的途径。
耿加贵明白要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必须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来争得学员的信任。1995年起他开始了财会教学和财会业务的理论研究,执笔编写了中国财经版《现代商贸企业财务管理》教材的第三章,还利用受聘兼职兴厦集团等企业财务顾问、地税局等部门财务主训和会计师事务所编外会计师的实践,撰写大量的财会论文,几年时间在《中华会计学习》等财会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2002年他以35岁的年龄成了扬州地区最年轻的高级会计师,是具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和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协会非执业会员两种身份的高级会计师。
从1990年至今,转眼17个暑往寒来,他也人到中年,脱发秀顶,他的大学同学不少已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而他还坚守三尺讲台,以不变的“会计恒等式”在人生的账簿上记载着一系列闪光的数据。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而今在高邮市经济建设战线上遍布着他的学生,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各自单位、部门的财务骨干,他们正为高邮经济的腾飞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面对满园桃李芬芳,耿加贵感到无限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