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隔湖有爱到“下河”

2006-10-23 00:00:00    作者:吕立中 吴忠祥 居永贵/文图    来源:今日高邮

高邮湖西郭集镇的刘久英女士称司徒镇一带水网较多地区为“下河”,他们那地方人都这样称呼。刘久英和丈夫柏学兵今年都是33岁,他们共同经营“扬州市迎宾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生产销售灯具,年产值2000万元左右,在郭集这个有300多家灯具企业的“灯具之乡”小有名气。小俩口事业有成,有房有车,今年9岁的儿子在扬州一家名校读三年级,一家人生活得甜甜蜜蜜。刘久英一家在“下河”一个亲友也没有,他们以前也从没去过那地方,可近一个月来,他们却三到司徒,带着钱,带着物,带着深深的父爱和母爱,去看望两个原本素昧平生的孩子。
这两个孩子一个叫杨琴,一个叫徐正,现在他们都管柏学兵和刘久英叫“爸爸”、“妈妈”。


杨琴和柏学兵夫妇在一起


徐正和柏学兵夫妇在一起


杨琴今年13岁,家住司徒镇米仓村五组,在司徒镇中心小学六(4)班读书。一提起她的身世,小姑娘的眼里就噙满了泪水。那真的是一出人间悲剧啊!杨琴的爸爸从小就有智障,到了成家的年龄却娶不了亲!万般无奈,他的父母亲用他的妹妹为他“换”了一门亲,可是,人世间又多了两个不幸的家庭。婚后不久,小杨琴呱呱坠地,但这个新生命的降临并没有给家中带来多少欢乐。在杨琴六个月的时候,她的妈妈狠心丢下她离开了这个家。她的“换亲”的姑姑自然也离开了那个本不情愿而成的“家”。后来,杨琴的妈妈又改嫁他人,但生活依然不幸。这个苦命的女人在又生下一个儿子后不久对人生彻底绝望,她先用农药毒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然后服毒自杀。杨琴的父亲后来进城打工,作一些简单的活计,所得仅够自己糊口。父亲常常不回家,爷爷也已去世,杨琴和奶奶相依为命。前几年,镇里帮她家翻建了快要坍塌的老屋,但仍然是家徒四壁;虽然偶有好心人接济,学校里还为她免除了部分费用,但仍然是一贫如洗。今年71岁的奶奶一说到孙女就感到辛酸,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一个暑假家里只动了两次荤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杨琴从小懂事,上学后勤奋刻苦,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而且品学兼优,老师和同学们都喜欢她。
“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司徒镇官垛村小学三年级学生徐正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爷爷是村支部书记,也是家中的顶梁柱,父亲忠厚善良,奶奶、妈妈都是能干人。但不幸降临到了这个家庭,爷爷因公在一次车祸中去世,妈妈也因病撒手人寰。一下子,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徐正已记不得妈妈的音容,9岁的他内向胆小,个儿在班上也最小,看起来显得营养不良。家里连上学的费用都交不起,每学期的费用大部分是老师们捐助的,哪里还有钱给徐正买这买那的。徐正也很懂事,只要吃饱穿暖就行,从不攀比其他孩子。
柏学兵、刘久英在郭集创业致富,杨琴、徐正在司徒读书生活,他们之间隔着一个高邮湖,还有几十里的路,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到了一起呢?是爱!
常言说道,人各有一好。柏学兵曾经有一不良嗜好:打牌赌博。一开始也就是几个朋友在一起“小来来”,后来企业越来越红火,腰包鼓了,“小来来”也就不过瘾了。妻子刘久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知道赌场是个无底洞,赌场是个陷人坑,丈夫若成了赌徒,这个人就毁了,这个家庭就毁了。她决心把丈夫拉出来。苦口婆心的劝说,寻死觅活的吵闹,几次三番,终于,柏学兵醒悟了。浪子回头金不换,柏学兵说,不赌了,把赌博的钱用来为社会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从前年开始,柏学兵开始资助镇里两个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一切费用他们包,平时还经常买这买那的送给她们。这学期,那个叫曹亮的女孩婉谢了他们的资助,因为她的父母被他们安排到自己公司工作,年收入5万多元,她衣食无忧,上学也不成问题了。还有个女孩叫李颖,今年已转学,没有和他们联系,他们也不知她去了哪儿,对她的资助也就告一段落。
柏学兵、刘久英决定继续资助贫困儿童。就在他们四处打听的时候,说来也巧,一天,市新华人寿负责人李威志与柏学兵、刘久英夫妻洽谈保险业务时听说此事,当即告诉他们,司徒有符合他们条件的受助者,他来帮他们联系。李威志又何以如此热心,原来司徒镇团委的负责人和他是朋友,曾多次托他在谈业务时留心是否有人愿意资助贫困儿童,司徒有不少小孩品学兼优却家境贫寒,亟需帮助。多么富有爱心的人们啊!
国庆节这天,柏学兵夫妇丢下手头繁忙的工作(灯具行业最忙的季节就是这段时间),驱车直奔“下河”,看望杨琴、徐正。在镇团委负责人的引领下,他们分别来到这两个孩子的家,了解情况后每家送上1000元,并郑重承诺,只要孩子好好学习,一直上到大学的费用他们全包了。在杨琴家,当听说因家庭困难,她暑假两个月只吃了两次肉时,柏学兵夫妻的眼眶湿润了。他感慨道,他家里饭菜丰盛可口,零食五花八门,可他的 儿子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挑食得很。比较之下,杨琴太可怜了,他们下次要把儿子带来受教育。柏学兵要杨琴经常和他们电话联系,当听到她家没有安装电话时,他立即又从包里拿出钱来交给镇团委负责人,请其帮忙为杨琴家装电话。第二天,电话通了。杨琴第一次拿起电话,拨通了柏学兵夫妇留下的号码……
国庆长假期间,适逢中秋,仅过了5天,柏学兵夫妇再次驱车到“下河”。中秋节了,这两个孩子有月饼吃吗?还有,他们缺少的爱……夫妻俩买了月饼,买了水果,还给两个孩子各买了一身漂亮衣服。他们还带来了他们的儿子,让他也感受一下哥哥姐姐们的贫苦生活。
中秋节的晚上,杨琴在题为《激动的一天》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我很高兴,因为我的妈妈又来看我了……我很想喊一声‘妈妈’,但是说不出口,心里有一点害怕……”当10月17日柏学兵、刘久英第三次来看望她们时,杨琴已没有了那“一点害怕”,她亲热地拉着刘久英的手说“妈妈好”。这夫妻俩真的把这两个孩子当作了自己的子女,天凉了,他们是来给孩子们送棉衣棉被的,他们给这两个孩子从头买到脚。刘久英还来到杨琴的宿舍,把一床新被子给孩子铺上,她拉着孩子坐在床边,两个人头靠头“窃窃私语”,像一对亲母女在说着私房话。分手的时候,徐正连连招手,大声说:“爸爸再见!妈妈再见!”
再见,孩子们!柏学兵夫妇决定元旦接两个孩子去郭集玩。他们还会经常来这个他们叫“下河”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一双他们牵挂着的儿和女。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