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遥 望 曙 光

2006-11-07 00:00:00    作者:任仁    来源:今日高邮

时令进入10月,南方还是一片“天凉好个秋”的景致,可是北方淮河、黄河,已呈现出秋风扫落叶的萧飒景象。
不久前,记者再次北去天津,看望与病魔顽强抗争一年多的花季女孩凌芳。在这一年多时间里,记者曾数次面对在死亡线上拼命挣扎的凌芳。那时的她面色苍黄,神情抑郁,双眼充满对生的祈求。而此时当记者再次见到她时,凌芳不仅已经能走下病床,而且沐浴在早晨阳光中的她,正在做些伸伸腿、弯弯腰的体育运动。
凌芳在天津总医院经血液病专家邵宗鸿教授10个月的对症治疗,病情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她现在白细胞已达到正常值,恢复了基本免疫功能。当记者随同凌芳的亲属进入她的病房时,医护人员也不再要求探视人员必须戴口罩、换鞋子……

柳暗花明

一年前的10月13日,凌芳在南方一家医院治疗时,因感染而患水痘。那时的凌芳身患水痘可谓是致命一击。因此,有些医生断言凌芳难以跨出隔离病房。凌生玉、林富英夫妇爱女心切,不惜花重金连夜赶赴上海购买昂贵的进口药品,终于将凌芳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
从凌芳去年7月底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得病起,至年底已花去医疗费用44万元,而且连病因都未找出。“病急乱投医”的凌芳父母终于在“乱”中找到了全国著名血液病专家邵宗鸿教授。
凌芳去年12月28日转入天津总医院,在邵教授的精心治疗下,白细胞由入院时的0.9上升到11X10.9克/升,骨髓象也由入院时的极度增生低下,转为增生活跃。邵教授在介绍凌芳病情时高兴地说,白细胞能恢复正常,足以排除凌芳不是白血病MDS(骨髓异常综合症)等恶性病患者;凌芳的网织红指标现在已上升到10点多,也足以证明凌芳不可能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她现在患的是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邵教授语气肯定地说道:“这种病在现阶段的医疗条件上,是可以治的。”

微笑的背后

自凌芳患病一年多来,关爱凌芳、关注凌芳的爱心活动一直绵延不断――在凌芳的家乡横泾,相识的不相识的,都纷纷向凌芳捐款。横泾许多在外成功人士,也向凌芳慷慨解囊。我市各中小学校、一些房产开发商、市邮政局和药监局等涉药单位以及个体经营者超妍美容中心刘红霞,凌芳母校扬大附中等共向凌芳捐款26万多元。今年7月,市长范天恩、副市长钱富强冒着高温酷暑来到横泾,将凌芳合作医疗补助金4万元,亲自送到凌芳母亲林富英手中。
凌芳考取的大学连云港淮海工学院院长宁晓明,为继续保留她的学籍,特向省教育厅申请获得批准。近日,横泾镇镇长张仲林赴北方招商,特意到天津总医院看望凌芳。凌芳虽然身患重病,但她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
凌芳也正是在爱的拥戴下,在医护人员的悉心呵护下,用坚强的毅力和不屈的信念与病魔角斗。一年来,她在身体稍能支撑住的情况下,都坚持学习大学英语课程,并且认真做练习。他父亲凌生玉向记者介绍,凌芳每次做完练习后,就迫不及待地去找标准答案,检阅自己的学习成果。她的正确率一般在90%左右。凌芳微笑着害羞地纠正她爸爸的说法:“正确率在95%左右。”
花季年华的凌芳,她的微笑令人欣慰,便也令人揪心……

遥望曙光

邵宗鸿教授对治好凌芳的重病症充满自信。日前又从天津传来好消息,凌芳的血色素已上升到81克/升。达到80克/升以上,凌芳自身机体就可以培增血小板。这样,她也就不再需要输红细胞,而摆脱依靠输注血浆来维持血色素的治疗。
邵宗鸿说,凌芳再继续住院两三个月,待完全脱离输血后就可出院,而且可以继续上学。但是,邵宗鸿强调,这两三个月的治疗费用需要20万元左右。
凌芳的父亲凌生玉一年多记了两笔账,一笔是凌芳每天用去的医疗费用,一笔是凌芳每天检查体温,红细胞、白细胞等治疗方面的数据。面对这两笔账,凌生玉是一面喜来一面忧。喜的是凌芳的病情逐步好转,忧的是“债台高筑”。
凌生玉对记者说,这两笔账,只能把报喜的那面给女儿凌芳看,忧的那面得瞒着她。一年多来,凌生玉一直伴随着凌芳在外地求医治疗。记者记得去年已是到了初冬季节,他的脚上还穿的是夏季的凉鞋。凌生玉虽然面容憔悴,但在女儿面前他仍然谈笑风生,而一旦离开凌芳的病房,来到走廊上,他就连声叹气,怎么办?
凌生玉的妻子林富英现在在横泾经营那爿药店,夫妇二人经常用电话联系,仍然是那句“怎么办?”
凌生玉说,他现在满脑子就是邵宗鸿教授那句话:“凌芳已从黑暗中走出来,曙光就在前头。”然而要从黎明前的黑暗中走向曙光初现的那一刻,所需要的20万元医疗费用,对凌生玉夫妇而言,已经是难上加难。他们夫妇一年多来为女儿治病已用去近百万元(含捐款的26万元)。
可喜的是,横泾镇关工委古稀老人沐治国等,在重阳节聚会时,他们再次谈论起远在天津治疗的凌芳。当他们得知目前凌芳的病已到了治疗的关键时刻――拉一把就能把凌芳从深渊中拉上金光大道。于是,沐治国等一批老干部在会上又自发地发出倡议,要为关爱凌芳再献上一份爱心。
但愿曙光对凌芳不会遥不可及!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