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24 00:00:00 作者:袁慧 来源:今日高邮
波司登、伊佰恋、林杉风……漫步于我市成衣销售集中的商品街、步行街及市区各大商场,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目前市场虽然冬装已经开始上市,却是超薄、轻便型的冬衣较多,专业羽绒服的卖场越开越多,羽绒服都已早早上柜,摆开销售架势。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市大大小小的手工作坊及羽绒服卖场有300多家,其中品牌羽绒服专卖店就有100多家。
品牌羽绒服:市场竞争勇者胜
受天气影响,今年高邮的羽绒服市场销售旺季比往年迟来了一个月,但邮城的羽绒服专卖店却没有因此放慢脚步,纷纷闪亮登场,悄然打响羽绒服销售战。
在商品街某羽绒服卖场,记者看到几名前来购衣的中年妇女在商量,最后每人买了1件价格在100元左右的羽绒服。她们说:“我们年纪大了,买东西第一点就是要实惠,看看质量还可以,买回家放着冬天穿。”而在另外一家羽绒服专卖店,一些年轻消费者挑选了几件羽绒服,试穿以后也算满意,但仍表示要等到新款式进来之后再买。
林杉风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天气温热并不会影响羽绒服的销售,提早上市反而为一些款式过时的羽绒服提供了良好的销售渠道。从各销售点的销售情况来看,一些降价幅度大的和有品牌的陈款服装比较受城镇消费者的欢迎。同时,各羽绒服销售商正好趁此时机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推广。俗话说“产品大战、品牌冲锋”,品牌是根植于消费者心中的形象的载体,是进入市场的入场券。目前,林杉风在全市各乡镇已拥有31家销售场所。
业内人士表示,如今,人们的消费品位、消费观念都在加速升级,价格已不再是购物时考虑的第一要素,时尚与品牌成为先驱。各羽绒服销售商要想占稳市场,在羽绒服款式、设计方面的进一步突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不少商家因天气原因而不敢轻易抛出新款,那么随着天气慢慢变冷,不少新款羽绒服将陆续进入市场。
以青春、时尚、浪漫为主题,走在时尚前沿的千仞岗羽绒服,今年10月在步行街的新店一开张便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眼球。据店老板介绍,千仞岗去年已进驻高邮,当时是做服装兼卖羽绒服。一年下来,常熟的大老板觉得高邮的销售不错,便要求开家专卖店。专卖店刚开不到一个月,就卖了近百件。虽然高邮羽绒服无论是厂家还是卖场都很多,但市场有竞争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发展,千仞岗相信可以在高邮打出一片天地。
为了争夺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就必然导致面对面的价格竞争。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林杉风公司不仅在高邮本土开设了几十家直销店,今年还在扬泰地区选择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设立了多个直销店。这种减少了分公司及代理商的销售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销售价格。该公司负责人表示:虽然波司登、伊佰恋、雅鹿等大品牌相继落户高邮,但林杉风并不畏惧,相信激流而进勇者胜。作为本土企业,林杉风除努力做好宣传、促销等让利活动外,还坚持做到适时、适所、适量、适价四个方面,给消费者提供最周到的服务。林杉风有信心今年在高邮本土销售创历史新高。
手工羽绒服:容颜依旧
前几年,羽绒服刚流行的时候,因为价格太高,市民自己买衣料、羽绒,请人加工羽绒服曾风靡一时。现在市民到服装店去做羽绒服的少了,那种大街小巷处处有加工羽绒服店铺的场景也难已寻觅,但在一些乡镇,这些从事羽绒服加工的店铺生意却仍十分红火。
武安镇上一家从事服装加工的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前来做羽绒服的多以老年人和小孩为主,这一类人群主要是因为市面上适合他们穿的羽绒服较少,且保暖性不适合他们的需求。今年的冷空气比往年晚来不少时日,但并不妨碍市民前来订做羽绒服。给家里老人、小孩做两三件的大有人在,现在她手上已经有七八件羽绒服正在做。
家住邓桥新巷的郭老太这两年的羽绒服都是做的。最初,儿女也给她买了不少羽绒服,其中还有一些知名品牌的,可老太太穿着就是觉得不暖和。后来女儿就买了些羽绒、衣料到服装店里给她做了一件,郭老太十分满意女儿给她做的羽绒服。她说这衣服不仅里面的羽绒衬里想加多少就多少,而且十分合身,不像一些专卖店里的衣物,全是均码,找一件合适自己的还挺不容易。
在市区一家民营企业上班的吕女士最近刚给自己的小孩订做了羽绒服。她告诉记者,小孩子的羽绒服在市场上一件最少也要卖百十元,上点档次的甚至要好几百元,而且款式单一。现在一些羽绒服加工点既能够按照消费者的尺寸订做加工,面料可以自己选,款式也由自己定,对于最有争议的填充物――羽绒,现在也可以由自己提供,最重要的是价格能为工薪阶层所接受。吕女士向记者算了笔账:去年,她给父母每人做了一件羽绒服,羽绒买了70多元,衣料花了80多元,再加上做工等一共也就花了200元钱,要是在市场上买,一件就要百十元了。因此,自己更乐意给小孩订做羽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