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5 00:00:00 作者:吉衣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某市民利用家里临街住房开设的中介公司
今年上半年,家住新华园的朱先生因觅得新房,便将家里140多平方的房子委托附近的某中介要求代卖。一连放了两个多月,房子还没有卖出去,这时中介老板就提出,朱先生可以将房子卖给中介。朱先生一想,这个主意倒不错,一来自己可以省去诸多来人看房的麻烦,二来放在手上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买,这样还能腾出点资金用在刀刃上。随后,朱先生便以28万元的价格将房子出手。不曾想过了几天,朱先生发现中介将那套住房开出了36万的销售底价,整整高出自己的卖价8万元,这个结果着实让朱先生感到郁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邮近年来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日益红火,二手房买卖则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交易。记者在有着“中介一条街”之称的南海路上粗略数了一下,几百米的路段竟有着19家中介,这还不包括那些利用自家空房开设的各式房屋中介所。2001年前后,在北海路段只有两家房屋中介,而如今几十家大大小小的沿街中介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有“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之势。
伴随着房屋中介数量的增多,交易中隐藏的问题也开始日渐显露。尽管许多房屋中介都能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合法经营,但是中介市场鱼龙混杂、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也是不争的事实。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市场上中介人员以下岗职工为主, 10个平方左右的店面,一副桌椅,一部电话,几块黑板,一个房屋中介所便可以开门营业了。因此,中介市场上,一房多售、放空盘、吃差价等现象便时有发生。
采访中,一位吕女士告诉记者,她的朋友刘某就遇上了这样的事。据了解,刘某因小孩上学,想在孩子学校附近买一套小户房,市区某中介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地向他推荐了一套价值37500元的老式住房,并向刘某保证,帮助办理一切事宜。刘某交纳了7500的定金及300元的中介费,与卖主接触后竟发现,卖主报的房价只有37000元,而中介则多收了他500元的差价。最终,刘某通过市消费者协会向该中介讨回了自己的钱。而市民王先生则没有这么幸运,王先生委托一家中介公司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租价每月400元,并一次性付清了半年的租金。半年后,王先生与房东重新签订协议却发现,每月房租只有300元。为此王先生向中介索要多付的600元,但中介却以当初合同上定好400元,就付400元,拒不承认,把王先生气坏了。
在众多的房产中介机构中,服务不到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中介竭力促成双方交易,以达到获取中介费的目的。有些房子没有相应齐全的房产、产权等方面的证件,他们却仍然将其作为合法房产信息提供给求租、求购者。 家住农村的嵇先生在某中介看房,中介人员竭力推荐他买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并给他打包票“质量无问题”。可当刘先生真的住下后才发现,该房子雨天屋顶有严重漏水现象不说,房子的空调主机与外机完全是以次充好,根本不是同一型号。目前,邮城中介带领顾客看房为每次每套房10元,价格并不贵。大部分中介都能尽力帮顾客找到满意的住房,但故意隐瞒房屋的使用年限却时有发生,因为房屋的使用年限直接影响着实际房价的高低。
据一位从事多年房屋中介的人士介绍,我市目前有大大小小的房屋中介上百家,可很多中介连完整的经营许可证都没有。鉴于一些中介“吃完卖主吃买主”的问题比较突出,不少欲买房者只得自己在一些地段张贴求购启事,并声明“中介免谈”。有关业内人士指出,市民租房或求购二手房都应选择合法的信誉度高的房屋中介,并认真、仔细确认相关营运证件,或者选择在一些信誉好的报纸、网站等公众媒体上刊登求购信息,这样一来省时省力,二来安全又花费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