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寒冬中的劳动者

2007-01-23 00:00:00    作者:张晓晖 徐洪流/文图    来源:今日高邮

入冬以来,随着北方寒流的南下,邮城气温不断下跌,最低时曾达-5℃,目前进入应是最冷的三九、四九天。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装,站在室外一喘气,便会呼出一阵白雾。在这寒冷的天气里,人们尽量避免室外劳动,但在这寒流中有些特殊行业的从业人员:环卫工人、交通警察、送奶工等虽然面对寒冷却依然坚守岗位,他们辛勤的劳动让邮城在冰寒天气里依然温暖如春。

送奶工:那份独特的辛劳

凌晨4时许,天空还是一片漆黑。记者来到大街上,手脚冻得发麻,风吹到脸上感觉像针扎的一样。大街上几乎不见人影,记者来到蝶园路上,看到与冷冷清清的街道相比,位于蝶园广场斜对面的“卫岗牛奶”供应站里的人却显得格外忙碌。
“因为牛奶不像其他的商品,必须保证牛奶新鲜。”一名正在分奶的工人告诉记者,“每天凌晨一点,就有送奶工来领牛奶然后送给各户。
“天气冷了,夜里真不想起床,但是客户们习惯了喝鲜奶,再冷的天气也要及时送到。”已经送了5年牛奶的老送奶工纪德云告诉记者,他家住在高沙园,为了保证订户在早餐时喝到鲜奶,每天凌晨3点左右他就骑着自行车来到牛奶供应站领牛奶,然后再送给各户。
“每天刚出门的时候最冷,但是真正送起了奶就要出汗了。”待纪师傅把袋装奶和瓶装奶分好类后,记者骑着自行车随他一起出发。第一站是府前街,这一带的订户大都住在楼上,平均骑一两分钟的自行车后就得爬楼送奶。
纪师傅告诉记者,现在每天自己要给近150户人家送奶,大约需要3个小时时间,一层一层地爬楼,很辛苦。纪师傅介绍说,最初送奶的时候要花很多心思记路线,几乎每天都要提前1个小时起床,爬楼爬不上,小腿和脚背肿了一大圈,可为了按时完成工作,只能咬着牙上下楼,现在送习惯了。看着纪师傅的脸上挂满的汗珠,记者感受送奶工与寒流战斗的那份独特的辛劳。

环卫工人:为了城市的清洁

告别纪师傅后,记者在府前街看到了几名环卫工人在挥动扫帚,清扫着路面的垃圾。此时,已经是5时45分,天开始有点蒙蒙亮了,但是马路上仍是冷冷清清的,只有少数早起锻炼的人,“沙沙”的扫地声听起来十分清晰。这样冷的天,环卫工人正紧张地忙碌着。 
“我们每天最迟4:30就要开始工作了。”一名正在扫地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我们一个班组7个人负责从中市口到大剧院的主干道及其两边的单位、学校、菜场等公共部位的街道保洁,早晨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前一天的垃圾都要运走,路面都要清扫一遍。
“我们平均每人负责8000平方米的保洁,主干道要全天打扫。虽然早上刚起的时候很冷,只要工作起来身体很快就热起来,有时还出汗,但是手和脸还是感到很冷,必须包裹起来。现在就担心下雨、下雪,如果一下雨、下雪,路面结冰,我们的工作量将更大。”府前街清扫班班长曹文香向记者介绍道,“说实话干环卫工作的首先要有吃苦精神,到环卫处工作的干了一两天,就嫌苦嫌累哭着走的人可多了。”另一名清洁工告诉记者:“今年元旦期间,曹班长婆婆中风卧病在床,为了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她每天主动要求值夜班照顾婆婆,而早晨4:30以前要赶来工作,每天刚睡个温和气就要起床了。”记者还了解到,一个名叫徐红转的清洁工家住车逻,十几年来每天凌晨3:00多就骑车赶来上班。另一名叫闵时珍的清洁工患有关节炎,到了冬天经常手脚发麻,每天早晨要在床上先坐半个多小时才能起床。为了城市的清洁,他们与严寒战斗着。看着寒风中一个个辛勤工作的身影,记者不由默默起敬。

交通警察:保证邮城道路通畅

时间已经接近7:15,太阳还没有露出脸。记者在街上转了一圈,看到邮城的各大交通道口,执勤的交通警察们已精神抖擞地站在路上,指挥着往来的车辆行人。
7:30上班高峰期到了,记者来到城区最繁忙的农工商超市处的交通路口,这里人潮汹涌,但在交警的指挥下却秩序井然。一位年过半百的交警告诉记者:“这几天特别冷,我加上了棉背心,还套上护膝,而站在外面一天下来的感觉是许多人难以想象的。”
这时旁边一位年轻的交警对这位老交警说:“是的,我们年轻人在寒风中站岗都吃不消,老邱你真厉害,领导要照顾你都不要。”原来,这位叫邱明轩的老交警上个月因眼部、耳部有疾先后开了两次刀,在家仅休息了4天,他想到“两节”之间正是城区路段交通压力最大的时候,便主动找到中队领导,要求上路执勤。
为了照顾老邱,中队长周进特地临时安排一位年轻同志来顶他班,可他说什么也不干,他说:“现在是大家最忙的时候,我不能搞特殊,天冷了我多穿些,我还撑得住。”
正是有了像老邱这样不畏严寒、忘我工作的交通警察,邮城的道路交通环境在寒流中仍像往常一样的通畅平安。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