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谜”恋一生

2007-02-05 00:00:00    作者:袁慧/文图    来源:今日高邮

谜语以其既益智又有娱乐性的特点,受到许多人的喜欢,猜谜与制谜成为一些人业余生活的一项内容。在我们身边,有着不少年龄高、谜龄也高的谜坛宿将,他们猜谜、制谜、评谜,为谜痴恋一生,叶鸿鸣便是其中一员。

误入“谜”途

说起灯谜,相信大部分人上小学的时候就有所接触,什么“千条线、万条线、落见河里皆不见”、“麻房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等猜了不计其数,可对谜语的了解再深入一点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听说记者来讨教有关谜语方面的问题,叶鸿鸣一开口便给记者出了一串的谜题,记者不仅听得目瞪口呆,猜的时候连谜底的边也没沾上。
对于自己走上“谜”途,并追随至今,叶鸿鸣认为是由诸多偶然的因素促成的。他从小受父亲影响,爱看书,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经常趁父亲不在家,偷偷翻看家里的藏书,特别爱看《三国演义》《三言二拍》《红楼梦》等古典小说。工作后又先后从事过教学、影院材料管理等工作,这些都为他以后创作谜题、评析谜作打下了基础。上世纪70年代前后,一些娱乐场所在节庆或灯节时推出灯谜,文化馆布置猜谜活动时叶鸿鸣常去帮忙,偶尔他也会邀上一两好友,去猜两个谜条消遣时光。
        随着参加活动次数愈多,猜中次数愈多,朋友说叶鸿鸣在这方面还挺有才能,叶鸿鸣也渐渐觉着灯谜让自己的业余生活变得多彩起来,便开始有心接触一些同道中人,并虚心向他们学习猜谜和制谜的“技艺”。真正使他激发出对灯谜的兴趣,源于他创作的一则获奖谜作。该谜的谜面为“朱门酒肉臭”,打两部电影名,谜底是《华丽的家族》和《生活的浪花》,前者一眼便能明了,后者则是将“浪”和“花”两字拆开分别作浪费和花消来理解。从此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堕入了谜网,业余生活内容也因之大变。

痴“谜”不悔

在叶鸿鸣的家中,视线所及之处皆能看到他用于谜语创作和学习的书籍资料。叶鸿鸣在1985年发起组织并加入了高邮县灯谜协会后,他把闲暇时间都用在了灯谜上。为了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他时常与身边的好友及谜友借书来看,并从有限的生活费中节省一部分来购买书籍。这个习惯一直保持至今,引得老伴直抱怨,家中的鞋柜也被灯谜占领了。
平时,叶鸿鸣还十分关注全国各地各类报刊上发表的谜作,他所摘录下来的灯谜和相关资料整整三大本,一有好的谜题叶鸿鸣就迫不及待地想要与谜友交流分享。一回忆年轻时与谜友一起切磋灯谜的情景,叶鸿鸣不禁神采飞扬。他说,有时为了解开一个谜题,他与谜界的老友房延龄、周鹏顺、蔡生等人可以一直研究到深夜。
说起自己玩谜的目的,叶鸿鸣坦言一直很单纯,只为开心,但创作谜语时他却抱着十二分认真的态度。谜友们都知道,灯谜的制作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谈不上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至少也要通古博今,文理兼备。所作之谜题既要与谜底有效地联系起来,指引人正确猜中谜底,同时更要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又要力求雅致。
从谜三十余载的叶鸿鸣是市灯谜协会副会长、省灯谜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他至今已创作灯谜一万多则,在《中国谜报》《中华灯谜》《全国灯谜信息》等一百多家报刊上皆有作品发表。叶鸿鸣制作的谜语,内容涉及很广,他还特别喜欢以唐诗宋词、古今名句为谜,以他所了解的影片名为谜底。如:
蒋震卿片言得妇――《陈三两》《白领丽人》
过尽千帆皆不是――《意中人》《潜影》
蒋介石囚禁张学良――《大独裁者》《关汉卿》
棹歌惊起睡鸳鸯――《知音》《觉醒》
自己不认识自己――《我是谁》
两岸桃花夹古津――《红河谷》
近年来,叶鸿鸣在各种谜赛中屡屡获奖:2002年“花果山谜擂”(第二期)全国竞猜二等奖,“中旅杯”全国灯谜最佳创作奖;2003年“以谜会友”(特别竞猜)优胜奖;2004年《中国报刊谜汇》年度十佳谜作;2005《全国灯谜信息》中国传统节日灯谜创作大赛佳谜……如果说,退休前灯谜是叶鸿鸣生活中的点缀,那么退休后,灯谜则不折不扣地成为了他业余生活的中心。每一次自己的作品发表或是被选入灯谜集著,叶鸿鸣都非常开心,他说这是对自己这么多年爱谜的最好褒奖。也正是有了这样的鼓励,退休后的叶鸿鸣一直乐此不彼地创作着。叶鸿鸣相信,制谜贵在于灵感,而灵感来源于平时的积累,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他有了好的思索和想法,都会想办法保留下来。
快结束采访时,叶鸿鸣拿出了自己撰写的一本《依德堂灯谜精选》书稿告诉记者,这本书几年前就已构思、撰写,但现在翻看后并不满意,他打算重新写,从“诗联唱酬”、“鱼雁迷情”、“谜海一得”等几个方面来记录自己一生痴谜、爱谜、恋谜的心得和诸多发表过的灯谜作品,以便与广大谜友更好地交流。叶鸿鸣笑言,自己当初虽是误入谜途,却一生痴谜不悔。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