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送孩子进城上学”

2007-02-16 00:00:00    作者:袁慧    来源:今日高邮

离农历新年仅剩下几天,家家户户都忙着购置年货、买新衣,家在司徒的崔女士却忙着四处找房子。原来在前几天,崔女士的儿子通过了城区某幼儿园的考试,虽然时间已逼近春节,但为了明年一开学自己就能上来陪孩子,崔女士只有赶紧托人帮忙找房子。近几年,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与城市儿童站在同一起跑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将孩子送到城里上学。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崔女士是司徒镇米仓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初中毕业后就在家务农,后来虽然也出去打工挣钱,但只能干一些脏累活,吃够了没文化的苦,崔女士决定好好培养自己的孩子。这两年崔女士家里承包虾塘小有节余,虽然自己的孩子刚上幼儿园,但考虑到城乡教育在硬、软件设备上存在的差距,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在城里妹妹的鼓励下,崔女士和家里人还是决定:送孩子进城上学。崔女士边看房边说,家那边送小孩进城上学的农民还有很多,有的人家条件好的,干脆就在城里买了房子,尽可能给孩子营造最好的读书环境。
在这个知识占主导地位的年代,很多农村人越来越清醒认识到,只有接受好的教育,才能让子女拥有与自己不同的人生。而为了不让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家长只有狠下心把幼小的孩子送进城读书。市区某省级示范幼儿园的杨主任告诉记者,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幼儿教育的关键是引导孩子去学习,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开展多种多样的课程,全方位调动和开发孩子的智力。农村很多幼儿教育学校的音乐、美术、英语等等课程的教师还处于短缺状态,有不少学校甚至难以开出这样的课来,这不能不让家长们着急。据杨主任介绍,目前,去她们那儿就读的农村儿童大体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家人在城里租房陪读,另一种是家在临城农村的孩子,他们每天都由父母起早贪黑地接送。不少家长也跟杨主任提及过,这样来回大人小孩都挺辛苦,但为了将来孩子能有个美好未来,现在苦点、累点都值得。
望子成龙,这是普天下做父母的普遍心态,但送孩子进城上学,说起来简单,个中的辛苦只有做父母的才知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个普通家庭送孩子进城上学,除去一年的学杂费、保险费、伙食费等等,生活开销也是笔不小的数目。而像崔女士这样在城里租房子陪孩子读书的,费用更大。记者给崔女士保守地算了笔账,她的孩子进的是城区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一年大概需要3000元的开销,在城里的房租和生活费一年也需要2500元左右,比在农村上学要贵到几十倍。对于此,崔女士表示,钱是人挣的,知识则是很难用钱买到的,我们有这个能力,当然希望给孩子最优质的教育。

期待均衡教育进程加快

记者从市教育部门获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优质教育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城区等多种因素导致了大量农村儿童进城上学。目前,教育部门对于从农村迈进城市上学孩子的数量还没有做过详细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队伍正逐年壮大,而且孩子进城的平均年龄日趋低龄化。这一现象的出现及其快速发展本身无可厚非,但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随之而来的部分农村学校生源短缺,农村好的教育资源流失等问题。
曾在某事业单位供职的王先生这两天回高邮过年了。前几年,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王先生辞去了收入稳定的职位去南京发展。对于此,王先生笑笑说,现在条件好,跟农村人开始送孩子进城上学一样,我们也属于送孩子进城上学一族。家住车逻的袁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夫妻二人都在镇上工作,孩子去年进城上学后,是年迈的父母在学校附近租房陪的孩子。虽然知道父母会溺爱孩子,但也没有办法,只有等孩子放假在自己身边的时候再对他教育。袁先生说自己原本也没打算送孩子进城上学,可农村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水平姑且不论,单说在上课时间丢下孩子跑出去玩,就让他们家长很不放心。今年孩子放假回来,明显感觉到他的变化很大,而且也学了不少的东西,这让袁先生感到很欣慰。
市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位家长所说的话虽然有些过激,但也道出了当前农村教师队伍的不足之处。全市现有省实小8所,扬州市素质教育先进校27所,在其就读的学生占总数的80.55%;有省示范初中15所,在其就读的学生占总数的57.6%;另有扬州市一类以上幼儿园15所,在其就读的幼儿占总数的45%。这其中大部分的优质资源都集中在城区。此外,我市每年大量受过系统教育的师范毕业生,愿意去农村的人远远低于50%,就算分配到了农村,也是千方百计地想要调上城来。还有一些好的师资力量受到私人学校好的教育条件和好的福利待遇的吸引,也纷纷从农村学校脱离出去。”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正积极充实基础教育资源,采取分步实施、“化整为零”的办法,努力缩小城乡校际办学条件、教学质量之间的差距。为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步伐,市教育部门着力推广教师网上自主学习、自主培训,实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同时,进一步加强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有计划地引导教师每年读一本理论专著,上两节公开课(实验课),写三篇教学论文……以全面提高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学历提升教育。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