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高邮的节目个个精彩”

2007-02-16 00:00:00    作者:任仁/文 摄    来源:今日高邮

10日下午,扬州电视台“800演播大厅”(演播大厅有800平方米――作者注)内一派节日喜庆气氛,“今日生活”栏目组在录制2007年春节初一、初二、初三“扬州人真好”节目。高邮市委宣传部、高邮市文联选送的节目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与喜爱。在观众席上,许多人翘首称赞“高邮选送的节目,个个精彩!”
拟在年初一播放的录制节目中,“今日生活”主持人“六子”和“小青别宝”主持人小青隆重推出了我市76岁高龄、专门制作“虎头鞋”的朱小妹老太。
小青一手拿话筒,一手搀扶着朱小妹走上演播台,面对电视镜头,小青一一介绍朱老太制作的5双“虎头虎脑”的老虎鞋。在现场担任主拍的“贾大大”要将5双一起拍,立即有人提议:“一双一双地拍”。贾大大从善如流,当即采纳这一建议。
谁知第一双“老虎鞋”竞拍出了3000多元。拍主是一名企业老总,他说,今天来竞拍是一举两得:一是献爱心,二是拍得了心仪的老虎鞋。第二双老虎鞋由现场的观众参与竞拍。小青问朱老太:“你说底价是多少钱?”朱老太说道:“我现在年纪大啦,手脚慢了,一个星期才做一双,就卖30块钱吧!”老太太话音一落,“800演播大厅”内竞叫声此起彼伏,最后由扬州市民警、公安部一级英模陈先岩以1000元拍得。小青问陈先岩:“你家小孩几个月了?”陈先岩回道:“19岁啦!”顿时场内爆出的笑声响成一片。陈先岩连声说道:“我是来献爱心的。”小青连忙贺喜道:“留给你孙子吧!”大厅里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笑声。
计划在年初二播放的录制节目中,我市中国民间协会会员杨达生的“薄胎瓷雕刻”又隆重登台亮相。
年近花甲的杨达生,好几年前在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上雕刻郑板桥的诗作。该瓷作曾在朱基总理访问日本时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日本政要和友人。
此次小青向人们介绍的,仍然是杨达生在一只“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罄、明如镜”的小瓷瓶上雕刻郑板桥诗句的瓷作。底价300元,最终以3000余元成交。颇有戏剧性的是,还有一只瓷盘,底价10000元,因一时无人反应过来而流标。节目录制刚一结束,立即有人找到小青,要她留下杨达生的作品……小青说道,下档节目中,高邮还有个绝活呢!
下面的绝活就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李峥嵘先生的蛋壳雕刻。李峥嵘先生今年40多岁,早些年他玩蛋壳彩绘,但嫌不过瘾,于是又玩起了在蛋壳上雕刻的活儿。选好生鲜鸡蛋是第一关,雕刻好在再用虹吸方法将蛋壳内的蛋白、蛋黄吸出是最后一关。在第一关与最后一关之间,就全凭李峥嵘的手上功夫。这功夫可不是一、二年就能得到的。
李峥嵘这次带到扬州电视台“今日生活”栏目的5只空鸡蛋壳上,分别雕刻着著名相声演员马三立、梅花鹿、花鸟等。一只蛋壳就是一幅字画,上面有题款,有印章。
李峥嵘认为自己搞蛋壳雕刻是玩的,开价不高。谁知。几轮竞拍下来,1080元成交。李峥嵘说,刻个“马三立”要两三天时间,刻朵简单的花要用一整天功夫。当然这都是成功作品,失败了,可就前功尽弃了。这么说来,杨达生就比李峥嵘有更大的风险。杨达生一件作品至少要花一个星期,稍大的作品要用一个月时间。真可谓细活出精品啊!
上面向大家介绍的都是高邮有形的民间传统绝活。“今日生活”还向广大电视观众介绍了高邮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邮原生态民歌。
在录制年初三的节目中,来自我市横泾镇周罗村的毛文英、毛永兰两位大姐一声清新脆亮的“隔趟栽,隔趟栽,栽好秧苗隔趟栽,好姐姐……”从观众席上唱响,一路走上演播台中央,激起了大厅内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叫好声。一曲刚唱完全,台下要求“再唱一首”的叫声又响成一片。这似乎“打乱”了现场导演们的计划安排。但他们镇定自若,满足了现场观众的要求,让横泾镇的6名原生态歌手又走上台来再唱一首。
据随横泾镇原生态农民歌手到演播现场的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夏涛介绍,在横泾镇,像毛文英、毛永兰、周和兰、任厚道、刘永明这样的歌手村村组组都有。村与村之间曲调虽然变化不大,但词的内容却是十分丰富。夏涛坦言,歌词里有健康的,也有些不雅的。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徐晓思说道,这正需要民间文艺工作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收精华,丢弃糟粕。
此次“今日生活”栏目“扬州人真好”这档节目,不仅邀请了我市玩绝活的角儿到现场,还邀请了我市一些人员作为现场观众。其中一名来自横泾的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参与了一天的现场拍摄,他说:“当现场观众也不容易。”
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现场导演根据节目演出情况,要求观众配合,一会儿要求“拍手,再拍响些”,一会儿为调剂现场气氛,还要求“六子”讲段笑话。但那天“六子”的笑话几乎没有出彩,或者就没有说,他只向大家拱拱手:“拜托了,各位,六子这块拜托了。”对此,大家已经乐哈哈地笑了。
到了晚上6点多钟,录制工作总算结束了。现场的观众知道我们来自高邮后,一再说道,希望高邮再介绍些精彩节目到电视台来,让扬州人再开开眼界。面对热情的扬州观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姜文定兴高采烈地说,要把高邮原生态民歌推向全国。
        (扬州电视台“今日生活”栏目初一至初三如期播出)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