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芝麻绿豆官”的情怀

2007-03-13 00:00:00    作者:赵扣明 朱波 任仁    来源:今日高邮

――记高邮市司徒镇司法所长王殿林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使“干戈化玉帛”,不仅必须具备智慧的头脑,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日前,被评为“2006年度江苏省防止民间纠纷激化先进个人”的高邮市司徒镇司法所所长王殿林,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民调解员。
年近半百的王殿林,先后担任过村支部书记、乡(镇)副业助理、乡(镇)里的片长等职务。3年前,根据上级要求,我市各乡(镇)设立司法所。当时镇里上上下下都一致认为王殿林最适合这项工作。王殿林“盛情难却”,未向组织上提出任何要求,便走马上任了,当上了司徒镇司法所所长,一个众人眼里的 “芝麻绿豆官”。
王殿林认为,司法所长被俗称为“芝麻绿豆官”是很形象的比喻。人民调解,就是调解那些被人们认为不起眼的芝麻绿豆大的矛盾。可是,千万不可小看了这些矛盾,“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将这些芝麻绿豆大的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就极有可能使一般性的民事纠纷激化,甚至成为民转刑、民转非案件。
3年来,由王殿林参与调处的民间纠纷事件量每年就有200起左右,调处成功率高达98%。有时, 部分民事纠纷未及时反映上来,已从“芝麻绿豆”滚成了“大西瓜”,遇到这种情况,王殿林总是奋不顾身地冲到最前沿,将这些一触即发的矛盾纠纷及时缓解、及时处理,避免了恶性后果的产生。

2005年3月的某日中午,王殿林回到家中刚捧起饭碗,司徒村治保主任打来电话:“一谷姓村民听说自己老婆与姓侯的男子有不正当关系,手持杀猪刀到了侯家房屋上掀瓦,并扬言如侯某不在1小时内与他见面,就开杀戒!”
王殿林立即丢下刚捧到嘴的饭碗,骑上摩托车赶往10里外的司徒村。到了现场,王殿林看到姓谷的妻子,面对手持杀猪刀的丈夫在侯家的屋上掀瓦,不顾一切地多次欲冲向屋顶。王殿林看到这个情况,感到这对解决矛盾极为不利,于是立即爬上墙垛,试图将姓谷的妻子从墙垛上劝阻下来,在这过程中,自己却不慎跌落,摔伤了脚(事后治疗了一个多月才痊愈)。
王殿林他们在控制住了姓谷的妻子以后,对谷某展开了思想攻势和法律宣传,劝说谷某不要鲁莽行事,要考虑事态后果。经过3个多小时的直接对话,谷某终于放下杀猪刀,同意在王殿林和村干部的共同见证下与侯某“谈判”。
事情后来得到了较妥善解决。当地居民都说,谷某性情暴躁,从来得理不饶人,也从未吃过亏。要不是王殿林及时赶到现场控制局面,庄上真要丢条把人命了!
2006年夏季的一天,王殿林力挽狂澜,及时平息了一起恶性事件,避免了一场大规模村民械斗的酿成。
那是8月2日,是当年少有的热天中较热的一天,下午2点多钟,又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突然,司徒镇联防队来人找王殿林,告诉他某村胡某带了整整两辆中巴车的人,披麻戴孝地到官垛村闹事。
原来胡某的父亲在官垛村卫生所输液时意外死亡。胡某闻此噩耗后,不问青红皂白,立即带人到官垛村“讨说法”。王殿林随即与镇派出所公安人员火速奔赴事发地点,王殿林以邪不压正的凛然气势,严正指出胡某带人到官垛村“讨说法”的行为不理智。王殿林告诫胡某,既然来“讨说法”,更要依法讨说法,有理不在人多,带了两车披麻戴孝的人,不利于解决问题。
受到王殿林告诫的胡某,对王殿林的一番教诲心服口服,愿意接受王殿林他们的安排,进行协商解决。而就在此刻,与胡某同来的村民在室外与官垛村村民由斗嘴发展到了动手,双方的几名妇女已经纠缠在了一起,两方的一些年轻小伙子也操起了家伙,事态重新趋于激化。王殿林在室内看到这一场景后,立即冲出来站在他们中间。他人还未站稳,口还未来得及说话,不知是谁的拳头已经砸在他的脑袋上。王殿林忍住疼痛,大声呼喊:“一个都不许动手,谁打人谁负责。”此刻,其他同志也冲出室内与王殿林一道搭起人墙,控制住了事态。避免了一触即发的恶性群体械斗事件的发生。在这起事件中,庆幸的只有一名老太受伤,若不是王殿林等人临危不惧,在最危险、最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受伤的何止老太一人!
王殿林转岗到司法所工作后,刻苦钻研业务,《合同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民法通则》《公民常用法律手册》《行政办案》《经济办案》《信访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书籍他都认真通读,并作笔记写心得体会。
王殿林还爱好上了看“闲书”,摘录“闲书”中的经典故事,并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了活学活用。劝人为善的小故事如《古人的美德和丑行》《木匠与邻居》等一个接一个,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王殿林运用这些小故事,在调解纠纷中往往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次柘垛村曹家与余家为晒被子的事,先是两家的老婆吵,后是两家的丈夫大动干戈,闹得全庄不得安宁。王殿林介入此事后,讲了几个诙谐幽默的故事,把曹、余两家说得破涕为笑,两家都感到为晒被子这么件小事,不值得闹,都很后悔,又都十分感激王殿林的调解,双方保证今后永做好邻居,不再让王所长费心劳神。
新时期的农村,产生了新的社会矛盾。如土地承包、环境污染、债权债务等。对这些焦点、热点矛盾,王殿林从不回避。
有一次司徒镇3000亩鱼塘公开竞标,一名妇女对一方抬高鱼塘承包价格不满,冲到竞标人面前蹦跳、谩骂,直至动手打人。王殿林见到后赶紧劝架,那名冲到竞标人面前的妇女此时已是急红了眼,双手抓住王殿林衣领,两只脚轮番猛踢王殿林的两条腿。王殿林颈部被卡得说不出话来,两条腿被踢得青一块紫一块,始终就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事后王殿林不记仇,继续为这名妇女秉公办理鱼塘承包的事。这名妇女深表歉意,连连打招呼:“对不起,对不起。”王殿林说:村民承包鱼塘是一家老小的生计大事,当事人在竞标过程中一时失控、失态,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有利于各家和睦,社会安宁稳定,自己受点皮肉之苦不算什么!

多么真挚的话语啊!只要有利于各家的和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自己多吃点苦也值了!这就是王殿林,一个司法所长、一个“芝麻绿豆官”朴实的情怀。他从事民事调解工作3年以来,以善解人意的观察力,以语重心长的亲和力,以换位思考的理解力,有效地调解了许许多多棘手的民事纠纷,以“换心、耐心、信心”和“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快、化解在小”的工作方式, 一 一化解了大大小小的邻里斗嘴吵架、家庭婚姻危机等各种矛盾。3年来,在辖区内发生的民间纠纷,没有一件因调解不当而激化,从而转变性质。在司徒这一方土地,以王殿林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一班人奋战在排调战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稳定、人民的安居乐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文中一些当事人姓氏为虚构)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