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新农村建设中撑起“半边天”

2007-04-12 00:00:00    作者:王磊    来源:今日高邮

――记获得扬州市妇联表彰的张莲妹、谢春梅

我市广大农村妇女弘扬创新、创造、创业精神,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当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在她们中间涌现出了一大批与时俱进、勤劳善良的优秀女性,她们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并在前不久获得了扬州市妇联的表彰。

科技致富能手――张莲妹

在扬州市“十大农民女状元”的评选活动中,张莲妹的名字赫然在目,成为众多科技致富女能手中的一员。
张莲妹所在的黄厦村10组有片由湖草滩子改造成的农田,地势低洼,田底湿度大,种水稻经常被淹,再加上农药、化肥等价格不断上涨,粮价却逐年下降,在这片地上种粮往往是支大于收,村委会曾经多次宣传、招标,都没有人愿意种。消息传到张莲妹耳里,她觉得这是一个机遇,于是在征得家人同意后,一口气承包了120亩农田。记者问她一下子承包这么多没人愿意种的田,有没有人说她傻?这个朴实的农村妇女回答得很好,她说:“辛苦劳动总会有回报的,而且我并不是盲目种田。”“不是盲目种田”,这句话让记者很感兴趣,张莲妹解释道:“我家订阅了《农民科技报》等刊物,平时也常收听广播台的农业节目,学习如何科技种田。”
“承包这片地之前,我看过别人种水稻的方法,觉得必须要有所改革才行。”在从报刊上收集了大量有关种田技巧的信息后,张莲妹对症下药,先是发动家人一起将田埂上的草拔掉,接着根据当地环境特点,挖深沟渠,以利于排水,并加高长圩,防止发水时农田被淹没。可是天公不作美,承包这片地的第一年,便遇上了涝灾,看着被大水浸没的农田,张莲妹心疼不已,但是她并不甘心大半年的心血就这么付之东流,她跟家人与洪魔展开了一场搏斗,每日都要忙到半夜三更,甚至有的时候顾不上吃饭。尽管张莲妹每日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第一年她的地收成并不好。这时候乡里的闲言闲语多了起来,都说张莲妹吃苦不讨好,这片地是种不好的。
张莲妹听到这些话,淡然一笑:“大不了吸取教训重新来。”正是这股韧劲,使得张莲妹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能不断回过头去总结,去接受更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第二年,她听从专家的建议,对种子精挑细选,选择了适合本地土壤跟气候环境的品种,并在收割的时候,采用收割机割稻,减少了成本,获得了丰收。尝到了甜头的张莲妹信心更足了,接连引进新品种的种子―“宁粳1号”和“淮稻5号”,这又为她增加了每亩600多元的收入。在2001年,独具慧眼的她又将无人问津的防洪圩承包过来,开荒、清理,栽上了经济林,实现了农田林网化。
致富的同时,张莲妹不忘乡邻,她为乡邻们提供种植经验,引导他们一起订阅农业科技报刊,收听农业知识讲座,学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带动乡邻们共同走富裕的康庄大道。

贴心好主任――谢春梅

在获知谢春梅被评为扬州市“十佳村妇代会主任”的消息后,当地的村民们连声称赞她“名至实归”。谢春梅是汤庄镇中屏村妇代会主任,担任村妇女干部已有七年时间。在这七年的妇女工作中,她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做好本职工作,不带一丝一毫的含糊,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
计划生育工作一直是农村工作中比较头疼的工作,尤其是外出务工人员的计生管理工作难度更大。由于外出务工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做起他们的思想工作特别麻烦,但是谢春梅并不是一个遇到麻烦就退缩的人。有个村民在云南打工,一年才回家一次,谢春梅针对这个情况,隔段时间就打个电话向那个村民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教育他们不要超生。有一年,谢春梅闻得这个村民家农忙时人手不够,便组织人员帮她家割稻,那个在外的村民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动得热泪盈眶,一再表示要好好配合谢主任的工作。谢春梅对本村育龄妇女生育情况严格把关,亲自找她们一个一个谈话,给她们讲解优生优育的好处,反复做她们的思想工作,在她的努力下,中屏村计划生育工作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和上级部门的表彰。
谢春梅一直坚持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解村民所需、尽可能地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有段时间,中屏村不少妇女无事可做,甚至有的人用打麻将打发日子。谢春梅发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了解她们的情况,告诉她们“打麻将荒废了时间”,动员她们要勤劳致富,并积极联系当地一家纺织企业,给她们安排了工作。看到谢春梅为自己奔波操劳,有时候都顾不上吃饭,这些妇女都被感动了,她们纷纷远离麻将桌,走上了工作岗位。“多亏了谢主任,她就是我们村民的‘娘家人’。”村民们赞道。听到众人的表扬,谢春梅淡淡一笑,说:“都是我应该做的。她们努力工作,家里生活条件在改善,看到这些,我也很高兴。”
用群众的话说,谢春梅对待工作“踏实、认真、勤恳”,经常能注意到别人察觉不到的小事情。有户村民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小孩上学都成了难题,谢春梅及时发现这个问题,从自己的工资中挤出一些钱来给这户人家送去,资助小孩上学。谢春梅在工作上任劳任怨,七年如一日,始终情系村民,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受到村民的拥护和爱戴。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