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17 00:00:00 作者:本记 来源:今日高邮
学习沈厚平座谈会发言摘登
知识是成长的不竭动力
张贞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副办主任)
沈厚平能有现在的精彩,赢就赢在坚持,赢就赢在知识。知识让沈厚平完成了从一个只靠体力的一般打工者到一专多能的现代知识型人才的嬗变,也让他在精英荟萃、人才济济的上海大舞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沈厚平从一个文化层次不高、对汽车维修一窍不通的打工者,到高级技工,再到如今的人大代表,靠的就是知识,是知识为他的人生之路铺就了金色的阳光。
上海是座集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国际大都市。她是千千万万人心目中向往的城市。沈厚平踏进上海的10年里,有许多和他一样的年轻人,抵制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吃不了那份苦,带着他们的梦想,成了上海滩上的匆匆过客,甚至有的人迷失了方向。而沈厚平作为一个打工者能够适应上海,融入上海,并在上海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坐标,并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行业的模范,扬名大上海。这确实是我们高邮人的自豪和骄傲。在他的身上体现了文明,体现了修养,体现了农民质朴善良的品质。他用农民这一份特有的 善良和质朴感动高邮,感动上海。
沈厚平从内心深处把上海当着他的第二故乡,把灵石公司当着他温馨的家。他时时用“以我心灵美、创造市容美”的行业精神激励自己,并以主人翁的意识,积极投入自主创新工作之中。2004年,沈厚平获得上海闸北区合理化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在与第二故乡上海同步前进的同时,他也时刻关心着第一故乡高邮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正是他的这份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使得同事接受了他,使得开放包容的上海接受了他;正是这份责任意识,促使他不断进步,不断向事业的高峰攀登。
沈厚平是农民工的一面旗帜
郭登明(市委农工办主任)
沈厚平为高邮在外务工人员树立了一面旗帜,塑造了高邮在外打工者的新形象。他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首届以农民工为主题的大型电视公益晚会《春暖2007》上,作为上海400万外来务工人员的代表向上海市领导颁奖,就是为家乡13万农民工作了一次很好的形象宣传。他不仅提高了高邮农民工的知名度,而且也扩大了高邮在全国的知晓度。
以前,我们注重培育的是市场需求技能型农民工。现在从沈厚平身上看到,市场更需要的是理想型、知识型、高素质的文明的农民工。沈厚平是高邮13万农民工的榜样与楷模。
今后我们在劳务输出中,在培养农民工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个有抱负、有知识的人,并希望他们发扬高邮人民勤劳、善良、朴实的优良传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地融入到第二故乡的建设和生活中,做到干一行,干好一行,不辜负家乡人民的希望,成为第二故乡建设的生力军。
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
朱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信息中心主任)
作为沈厚平先进事迹的采访者、学习者,我感慨颇深。在上海采访以及回邮以后,我的头脑里不断闪现的是这样一句话: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
沈厚平获得如此殊荣,看似偶然,实则不易。在上海打工的10年间,他付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和痛楚。在当今时代,农民离乡打工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这支队伍今后还会不断壮大。在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怎样才能使农民打工者真正地走进城市,融入城市,在城市里找到更好的生存空间,并被城市所接纳,已成为社会各方面需要关心的焦点问题。因此沈厚平事迹绝不是拿来做点缀的一个典型,他的成功对他所代表的农民打工群体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在我们的印象里,农民打工者的模范形象无非是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但是,沈厚平不但秉承了高邮人民勤劳朴实的品质,更重要的是他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进取,是一名新时期高素质的文明打工者。他的事迹告诉我们,仅仅只有吃苦,勤劳是不够的。如果这样,也许只能挣得一份养家糊口的薪水,但最终只能与自己的梦想擦肩而过。
新时期呼唤高素质文明打工者。在知识成就未来的社会,农民工不仅要“洗脚”进城,更要“洗脑”进城。对于无数的打工者以及即将加入打工队伍的农民工,或即将走上社会的青年,面对新的机遇,面对渴望获得的成功,我想说的一句话是: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
沈厚平是团员青年学习的先锋
张倩桦(团市委副书记)
我们通过《高邮信息》了解到了沈厚平的先进事迹后,感到很兴奋,很骄傲。沈厚平是我们新时期团员青年学习的榜样。他那种在困境中勇于进取的精神,在困境中不自卑,不甘于落后,勇于向前,勇于攀登知识高峰的积极的人生观,和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一穷二白的正确的价值观,都是值得我们当代团员青年认真学习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青年一味地追求舒适的工作、优厚的报酬;有的人只求索取,不讲奉献。这种人与沈厚平相比,显得十分渺小。
我们将组织全市的各级团组织,开展学习沈厚平的活动,号召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像沈厚平那样,学技术,学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学习沈厚平 争当“排头兵”
王建华(周巷镇党委副书记 )
作为沈厚平的家乡,周巷镇党委和政府高度关注沈厚平。3月29日,我们就将当天的《高邮信息》张贴到集镇宣传栏,向全镇人民宣传沈厚平同志的事迹。同时以镇党委、政府的名义给沈厚平发去了贺信,祝贺他光荣当选上海市闸北区人大代表和取得的骄人业绩,感谢他为家乡争了光。镇党委已作出决定,在全镇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中开展“学习沈厚平,争当排头兵”的活动。
学习沈厚平,争当排头兵。就是要学习他树立远大志向、不懈追求的精神。沈厚平没有追求就不会有今天的荣誉。刚到上海时,沈厚平所在的工作单位绝大多数是正式工,而他是一名临时工,干同样的工种,甚至干更苦的活,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却没有正式工高。但是沈厚平有追求。他认为:上海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上海人做不到的事,我也要想方设法做到。他凭着对事业的追求,经过刻苦学习,获得了汽车维修高级技工证书;他还通过努力,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殊荣。
学习沈厚平,争当排头兵。就是要学习他持之以恒、勤奋好学的求知精神。沈厚平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老百姓,不但要富口袋,更重要的是富脑袋。只有富了脑袋,才能更好地富口袋。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文化的农民,更需要有文化的农村干部,我们在全镇开展学习沈厚平活动,就是以沈厚平为榜样,在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中掀起一个学文化、学技术热潮,提高全体人员文化素质,让镇干、村干成为“双带”型干部。
家乡人民的骄傲 青年学习的榜样
潘玉江(周巷镇钱镜村支部书记)
沈厚平是我们周巷镇钱镜村的青年农民,他在平凡的市容环卫工作中,干出了一番令人羡慕的成绩。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他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更看到了他自强不息,贵在坚持的拼搏毅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打工10年,学习10年,10年的日积月累,成就了沈厚平现在的所有的荣誉,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
我曾经也在上海打工3年,深知打工的艰辛。作为沈厚平家乡的村民,我们不仅为沈厚平的先进事迹和成功业绩感到自豪和骄傲。更应该以沈厚平为楷模,学习他勤奋好学,爱岗敬业的精神。我们将号召全村500名在外务工人员以沈厚平为榜样,树立自强、自信、自立、自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做新时代的新农民。我们村支部、村委会将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组织全村党员干部以沈厚平为榜样,带头创业,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奔小康,做新农村建设的弄潮儿,为使我们高邮早日实现“奋战三年、经济翻番,逼进百强、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让沈厚平的事迹妇孺皆知
杨代忠(周巷镇文化站站长)
我们作为沈厚平的家乡人,对他是既了解,又不了解。了解的是,他以前从上海回家,从来不和人打牌,就是在走亲访友的时候也带着本书。也偶尔听说,他时常把不太丰厚的工资拿出来买书,也听说他经常看书到深夜,还做笔记。我们对他不了解的是,他这几年来在上海获得“闸北好职工”的称号,取得汽车维修高级资格,甚至当选人大代表等荣誉和成绩,却知之甚少。沈厚平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他勤勤恳恳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的结果。
我作为周巷镇的文化宣传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宣传沈厚平我们身边的这位勤于学习、克难前进、乐于奉献的好青年,让他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沈厚平 后续学习的榜样
单国周(高邮职教中心副校长)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感受到沈厚平最受我们推崇的是他毕业离开校门后仍然继续坚持学习。现在是知识爆炸的年代,一个人必须终身坚持接受教育。沈厚平在外打工10年,求知10年。这既有环境的压力,更有他自身的动力。
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教给每个学生一辈子所需要的知识。因此,我们的在校学生,一要珍惜在校期间的优良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二要像沈厚平那样,离开校门后要手不释书。人的一生,就是有机会接受到高等教育,一般在校时间也就是十五六年。人生以八十岁计算,离校后学习的时间更多,学习的知识更广。沈厚平是我们后续学习的榜样。
另外,沈厚平还是名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功者。这也是值得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和学员学习的。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郑国礼(高邮职教中心 学生会主席)
今天参加学习沈厚平事迹座谈会,我感到十分高兴和自豪,因为我和沈厚平都是周巷人。沈厚平高中未毕业就外出打工了。但他不自卑不气馁,不自暴自弃,而是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在30岁这个而立之年获得了高级技工的资格。现在又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成为上海市十佳知识型职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终于在大上海扬名。他为在上海的400万打工族争得了荣誉,也为家乡人民争了光。他是我们职校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沈厚平学习勤勉,工作踏实。他的奋斗是踏踏实实的奋斗,他的努力是认认真真的努力。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像他那样,定好位,找准人生奋斗目标,不能眼高手低,怕苦怕累。并且要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融入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要以沈厚平为榜样,不畏艰难困苦,努力学习知识,争做一名拥有现代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的人才。
还可以做得更好
井红波(华富公司车间副主任)
我是河南人,14岁出来打工,转眼间,已十年有余。在以前的打工生活中,我一直认为,一个人只要不怕苦、不怕累,认真做事就是一名好员工。但沈厚平的先进事迹使我认识到,作为农民工,还应有更多更高的追求。
沈厚平感人的事迹很多,尤其是勤于思考、坚持学习的优秀品质给我的启发很大。我学习沈厚平的第一步行动,就是拿到下个月工资去买台电脑,以方便自己学习。在今后,我要更加踏踏实实地学习业务知识,更好更快地提升业务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我从沈厚平身上还看到,自信是一个人很重要的素质,我们要像他那样,对生活,对工作充满自信,只有自信才能激发我们在困境中勇于拼搏的斗志。我还要把沈厚平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先进事迹,向我们身边的打工者宣传、介绍,让他们也像沈厚平一样,为高邮的建设争做贡献。
赢在有知识
王士清(恒丰公司会计)
我也是名打工者,看到沈厚平先进事迹报道后,很激动。我很欣赏报道中的一句话:“赢在知识”。
打工者不都是仅凭力气挣得一份薪水,或许说,以前的打工者就是凭力气干苦活、干脏活赢得一份薪水。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人们对打工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沈厚平作为新时代打工者,他不仅适应时代的发展,紧跟时代的前进步伐,而且具有超前意识,这就是他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他用知识赢得了今天和未来。
我现在是单位里的一名财务工作人员,也应该说是管理人员,这就更需要用知识来不断地充实自己。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的不断升级,对财务工作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我要像沈厚平那样在求知的道路上永不停歇,用知识,用智慧为社会增添财富。
业精于勤
赵幼杰(恒丰制衣分厂厂长)
沈厚平对待人生的态度是积极的,对工作是有高度责任感的,对他人是热情的。他虽然在上海是名外来务工者,但是他有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他热爱他的工作,热爱他的事业,热爱他的单位。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热爱自己的事业,干好自己的工作。
我是从一名普通的机修工,升级为分厂厂长的。今后,不仅我要带头学习沈厚平,还要动员分厂的全体员工都向沈厚平学习,在企业里都要有主人翁意识,爱岗敬业。
目前,我们服装行业里的某些做法使得人员队伍极不稳定,加工型的经济又使得这个行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怎样稳定局面,帮助公司做好品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这是一个合格的员工应该考虑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像沈厚平那样不断学习,做一个思考型的工作者,与企业共渡难关,为高邮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采访沈厚平是我们的节日
任仁(市新闻信息中心专副刊部主任)
西方新闻界有人认为:天下大乱,是记者的节日。但是,我们认为,采访沈厚平这样先进的典型人物才是我们的节日。
《农民工的精英 高邮人的骄傲--记上海市闸北区人大代表沈厚平》这篇报道所产生的“节日效果”,经历了由发现新闻到挖掘新闻、再提炼新闻这么一系列的新闻工作程序。
首先是发现新闻。要闻部新闻记者杨星在采访招商引资活动中从市招商局副局长、驻上海办事处主任范建华处获悉,高邮有个在上海的打工人员,代表上海400万打工群体,旁听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最近又当选为上海市闸北区的人大代表。
记者便向范建华了解沈厚平怎么当选、年龄多大、文化层次、是高邮什么地方人……但是范建华不十分清楚,于是,记者便采取用电话联系和上网查询的方式,求证新闻来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得到了肯定的信息后,立即写了篇消息。
消息见报后,我们便接到外地同行的电话,他们对这条新闻十分重视,认为极有价值,希望我们进一步提供详细资料。我们便向单位领导作了汇报,新闻信息中心领导要求我们马上与沈厚平联系去上海采访。
挖掘沈厚平通讯报道工作开始启动,并由要闻部、专副刊部联合到沈厚平家乡周巷镇钱镜村采访。数天后,采访组又专程赴上海到沈厚平的工作单位灵石公司采访。
通过采访,我们在先期认识沈厚平的基础上,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他是个知识型的农民工;他是个热爱事业、热爱故乡、又热爱第二家乡的情感丰富型人物;他还是个热心帮助他人的人;他还是个体贴家人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回邮后的次日上午,主任室领导又召集采访人员进行研究,提出报道思路,要求突出沈厚平是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奋进、高素质的文明打工者的形象。由此对沈厚平这个典型人物的新闻报道进入到了提炼阶段。稿件完成后,值班总编又作了精加工,至次日1时30分定稿。
这篇产生积极影响的人物通讯报道是市新闻信息中心集体的功劳。我们为在所从事的这项事业中,能采访到沈厚平这样具有先进典型的人物而深感幸运。
沈厚平先进事迹简介
沈厚平,男,1976年出生,初中学历,高邮市周巷镇钱镜村人,1996年到上海市闸北区彭浦镇环卫所从事汽车维修工作(2004年环卫所转制为上海市闸环灵石环卫工程有限公司)。沈厚平现为上海市闸北区市容局闸环灵石环卫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名汽车维修高级技工。
沈厚平在上海务工的10年中,锐意进取,勤奋学习,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从一名对汽车维修知识一窍不通的青年,成长为一名能独立排除各种型号环卫车辆常见易发故障的单位技术骨干。他还积极参加单位的技术革新,在环卫运输车辆防滴漏装置和吸粪车粪泵的改造工作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2004年,他参加了闸北区总工会举办的汽车维修技能竞赛,获全区个人第二名,并破格取得汽车维修中级资格证书。2005年,沈厚平在上海市容环卫行业“环境杯”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第三名。
2004年以来,沈厚平多次被评为“优秀进城务工者”、“学习成才标兵”、“十佳好职工”。 在2006年第八届上海市读书节“十大读书明星”评选中,沈厚平获得了提名奖。同年,在高级技工的理论考试中,他取得试卷满分的骄人成绩。2006年是他的而立之年,他又获得汽车维修高级技工资格证书。
沈厚平敬业爱岗、勤奋好学的精神得到了同事的称赞、领导的信任,他自信自尊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大家的敬佩。2006年初,沈厚平成为上海400万外来务工者中的两名代表之一,旁听了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同年12月12日,他当选为上海市闸北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为高邮近13万在外务工人员争得了荣誉,也为在上海的400万外来务工人员争得了荣誉和尊敬。沈厚平成了农民工的光荣和骄傲!
沈厚平的名字频繁出现在上海各大新闻媒体上,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多家媒体对他进行跟踪追访。不久前,沈厚平还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首届以农民工为主题的大型电视公益晚会《春暖2007》。晚会评选出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十大城市”,上海名列其中。晚会上,沈厚平作为上海农民工代表向上海市领导颁奖。
在今年4月10日召开的上海市首届“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表彰大会暨第二届上海职工发展论坛上,沈厚平还荣获“上海市十佳知识型职工”称号,并被授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