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一路母爱一路歌

2007-05-11 00:00:00    作者:胡朝霞    来源:今日高邮

一直想把我的母亲介绍给更多人,也一直想把我们与母亲间的那种浓浓的情愫、那些温馨的回忆与更多人分享。可无处不在的母爱又岂是片言只语所能描述的,现撷取几个路中的片断,来感受我如歌的母爱吧。
我人生最初的记忆大概是在4―5岁的时候,那时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在村办小学教书。正值文革时期,学校经常留老师带晚开会、学习。于是就有了我们3个小孩(哥比我大一岁多,弟比我小一岁多)的壮举。天快黑了,我们去学校找妈妈,路虽不太远,但必须经过一个水塘,都说水塘有水鬼(当然是无稽之谈,可那时我们还是十分害怕的),经过水塘时,我们会高喊口号拼命地冲过去。冲过鬼门关后,我们像凯旋的将军把妈妈接回家。月光下,我们4个人手搀手,母亲领着我们一路数数、一路背古诗、一路唱歌。岁月里有很多细节已很模糊,可是这个画面却清晰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我人生最初的记忆就知道天再黑、路再险,有母亲相伴,我们都能勇敢走过。
哥哥上学早,12岁就上高中了,学校离我们家有10多里,哥哥每星期回来一次。每周一的早晨,天还没有亮,母亲背着一个布包(里面有咸鹅烧黄豆等小菜和几只煮好的鸡蛋),哥哥背着书包,母子俩手搀手走在洒满露珠的乡间小道上,四周静悄悄的,看不见一个人影。路过村庄,偶尔会有狗窜出来对他们狂吠,母亲就会把哥哥挡在身后拾起身边的树枝将狗赶跑;雨雪天,母子俩相互搀扶,滑倒了爬起来,说笑着继续赶路。天渐渐亮了,母亲把布包递给哥哥,又嘱咐了一番,便匆匆返身回家了。家里,我们姐弟俩还等着叫醒呢。多少个清晨,母亲就这样陪着哥哥走过。80年,年仅14岁的哥哥高分考取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
84年后,哥哥已经工作,我们姐弟也在外读书,母亲随父亲从菱塘调至天山,在采石场附近的前进小学教书。那时母亲不会骑自行车,每天跟着公共汽车早出晚归。后来母亲接了一个六年级的班,基础相当差,全乡统测成绩倒数第一。母亲把无私的爱献给了这些孩子们,经常带晚家访、上门辅导,误了班车就得步行回家。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那时乡间公路没有路灯),母亲边想着学生们边急急地赶路,不小心被路边的砖头石子一绊,磕破了门牙,满嘴是血。母亲没有害怕,继续带晚给孩子们补课,只是在包里多放了只手电筒。多少个夜晚,手电筒微弱的灯光将母爱照亮了每个孩子的心田。学生们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了母亲,一年后全乡统测成绩名列第二,母亲还被乡里评为先进工作者呢!
97年,辛劳了一辈子的母亲刚刚退休就被诊断为食道癌。面对病魔,母亲同样乐观坚强。我们家里有段珍贵的录像,那一次,哥哥从南京开车回来,我们一起到湖滩上看夕阳,在那芦苇丛中的小道上,母亲兴奋地领着她心爱的孙辈们扭秧歌、唱《拔根芦柴花》------夕阳柔和的光辉洒在母亲身上,映照着母亲和孩子们愉悦的笑容,母亲让她幼小的孙辈们学会了坚强!
花开花谢,日出日落,母亲病逝已经5年多了,但在我们心中母亲一刻也不曾离开。冥冥之中,师范毕业的我竟走上了妇女工作岗位,沐浴在母亲真善美的光辉中,让我对女性有着更多的理解、敬重和关爱。为伟大的母亲们倾注再多的心血我都无怨无悔、倍感欣慰。人生路上,母亲将永远与我同行。
愿天下所有母亲健康幸福,愿天下所有子女珍爱母亲!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