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文学就是人的生活

2007-05-17 00:00:00    作者:凸凹    来源:今日高邮

凸凹 ,《四川航天报》编辑、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喧闹如山野之闲花,明净如寒潭之秋水”,行云流水,从容舒缓,娓娓道来,温婉亲切,如话家常,其生活之艺术,令人着迷。这就是汪曾祺的文章。
我爱读汪曾祺到了这般情形:长官不待见我的时候,读两页汪曾祺,便感到人家待见不待见有屁用;辣妻欺我的时候,读两页汪曾祺,便心地释然,任性由她。在我的办公桌上,在室内的枕畔,均备一本汪曾祺,汪老的文章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是在《人民文学》上第一次读到汪曾祺的作品《晚饭花》的,第一次看到有人用一种平民的视角写作,作品深深打动我的内心,使我的眼睛一亮、产生了一种共鸣。此后,我就爱上了汪老的作品。
“文学就是人的生活,有意思的人的生活。”看了汪曾祺的作品感到人活着有意义。同时,也让人感到了一种内心的和谐和平静,不再受生活中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内心有一种自足。
汪曾祺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平民性、人性味,使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和慧心。只有源于生活的东西才能久远。他从来不写大善与大恶,而是通过普通人的感情、平民的文学看世界,其核心是追求内心的和谐,追求朴实的生活,揭出人的本性,“浸润”人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善化人性。这也正是汪曾祺先生在他过世十年后还有这么深远的影响的原因。
汪曾祺是一个非常淡然的人,他认为“文学,应该使人获得生活的信心。淡泊,是人品,也是文品。一个甘于淡泊的作家,才能不去抢行情,争座位,才能真诚地写出自己所感受到的那点生活,不耍花招,不欺骗读者。”我愿意学习这种淡泊的生活态度,这是我阅读汪曾祺最大的收获。
现在的我,正是在努力沿着汪老的风格,与自己笔下的人物交流,努力用笔写出平民最想说的话,最想表达的情感,实践着汪老的名言:“文学要有益于世道人心,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写一些从“善”的积极向上的东西,真正让人的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情调。”
一个地区的魅力不是产品而是文化。汪曾祺文学作品不仅受到了高邮人民的喜爱,更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的喜爱。我坚信汪老的作品不仅影响着当代文学的走向,也必将对未来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的举办,用汪老的精神来激励新一代的高邮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增强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提高他们的进取精神,高邮的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形象就会自然提升。 张晓晖 整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