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12 00:00:00 作者:慧梅 来源:今日高邮
自来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注饮用水安全也因此一直是人们的热点话题。自无锡蓝藻事件爆发以来,不少邮城人忧心忡忡,对我市饮用水安全特别关注。记者通过对饮用水安全的采访了解到,我市自来水以京杭大运河为水源,经过多道程序处理后,水质较好,市民可放心使用。
水源取自京杭大运河
记者来到市自来水公司,公司生产技术科长叶国平说,他们主要供应城市及部分郊区市民用水。其中,一水厂自来水生产量达每天45000吨,二水厂为5万吨(现未使用)。这么多的自来水从哪里来?答案是京杭大运河。
自古以来,京杭大运河便是邮城人的母亲河,她如同一条美丽的丝带,环城而过,其若干支流蜿蜒曲折流至各个乡镇,扮靓邮城;她的乳汁滋养了邮城的万物生灵,更哺育出勤劳善良的高邮人民。
然而,叶国平告诉记者,从真正意义上讲,大运河里流淌的不是长江水便是淮河水,每年大约冬、春两季为淮河水,夏、秋季节为长江水。长江水的水质比淮河水要好得多,其污染物少,所含大肠杆菌、氨氮硬度等都比淮河水要少。一般而言,自来水厂在处理淮河水时,无论在药剂使用量还是在时间上都要比处理长江水多花费1至2倍的功夫。
叶国平说:“我们当然期望水源地的水质好,但一些沿河地区擅自乱排、乱放,特别是造纸水及生活污水,对水质量影响极坏。我们寄希望于淮河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相信今后水质会越来越好!”
当前,相关专家们呼吁我们饮用水最好要避免水源地单一。就高邮现状而言,自来水公司是否可以直接设置管网取长江水,或者善用高邮湖水资源?叶国平告诉记者,我市距离长江取水口近100公里,设置管网成本巨大,另外出于对高邮湖水质方面的考虑,在当前一段时间,这两种方案均不现实。
水质:去年出厂自来水的合格率为100%
自来水并非“自来”,它也需要经过加工才可以变成我们所用的自来水。在市自来水厂,记者看到,偌大的厂区中间建设了几方大水池,据了解,从进水口取水到自来水出厂大约花费1个小时。这期间,水必须在反应池、滤池里充分沉淀、过滤,然后在清水库里经过液氯消毒,杀死大肠杆菌等有害细菌后,才能真正实现“大变身”。
那如何才能保证“变身”后的自来水真正安全呢?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配有实验室,专业人员每隔两个小时就对原水或沉淀水及清水进行一次检测和处理。同时,在沉淀区还有一双“火眼金睛”――监测仪紧盯着,对水的混浊度等进行实时监控。
此外,除市疾控中心每天一小时对自来水检查一次、每月对厂区管网水检测一次外,每季度省供水协会还会对我市的自来水安全检查一次。通过去年的检测结果来看,我市出厂的自来水混浊度一般在0.3~0.4度,余氯含量低于0.3每毫克升,在国家建设部下达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范围之内,水质较好,且全年的合格率达100%。
然而,为什么市民偶尔会在用水时发现自来水中有杂质,或者闻到自来水中有异味呢?这种自来水又是否安全?相关人员解释道,从自来水公司出去的水一般不会有杂质,饮用水出现有杂质的情况大多是由于居民家中备有蓄水池,池中水常年不用导致的。而水有异味的原因则是原水的水质不太好,经过多方处理后仍无法消除其中味道,但此水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
让全市80万人都饮上“纯净水”
记者了解到,除城区及部分郊区由市自来水公司直接供水外,其他乡镇一般都配有自来水厂以满足人们的供水需求。但是,部分农村自来水厂或多或少存在着设计规模小、建设标准低、生产工艺简单、缺少消毒检测设施、没有专业检测人员等问题,对于供水质量难以保证。对此,人们呼吁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扩大城市用水管网覆盖面,让全市80万人都能放心饮用上“纯净水”。
市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自来水厂向市级水厂集中将是今后的一大趋势,如送桥镇就直接受到扬州市级水厂的辐射,水质相当好。然而,当前乡镇自来水厂一般都已经改制成私营企业,要实现城乡用水管网一体化估计用行政手段更行之有效。而在依赖政府行政推动的同时,他们也正在积极地与城市周边乡镇进行商洽,接通管道。通过协商,由市自来水公司及卸甲镇政府双方投资近600万元,今年将在高邮市区与卸甲之间铺设用水管道,以切实改善卸甲饮用水质量。同时,市经济开发区的市自来水公司二水厂日生产量达5万吨,预计本月用水高峰期时也将对外供水。
此外,加强农村自来水公司整改,完善其配套设施,进一步加大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监督力度也是推进人们饮上“纯净水”的重要方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用水需求也逐渐从“安全水”向“干净水”过渡,这无论是对饮用水的生产单位还是对日常饮用水的监管部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这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