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30 00:00:00 作者:郭海明 夏鹤生 张晓晖 来源:今日高邮
――记双拥典型高炮团十三年帮扶特校纪实
吕佳佳给高炮团送去自己作的画
刚放暑假,聋哑大学生吕佳佳来到预备役高炮四团,她要把自己创作的几幅画送给高炮团官兵,感谢官兵十三年如一日关心她和她的母校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高炮团政委徐兆书接过山水画欣慰地说:“佳佳,你带了个好头,今年学校又有两个孩子考上高校了。”
“佳佳给特校的孩子们带了个好头,而高炮团则是让全社会关心残疾儿童教育带了个好头。”陪佳佳一起来兼作“翻译”的特校校长刘春生讲述了13年来高炮团官兵对特校学生真情帮扶的一幕幕往事……
1994年冬天,刚创办一年的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内冷冷清清。几名新任教的年轻老师和十几名聋哑学生,蜷缩在几间建于民国时期已破旧不堪的校舍里,勉强维持着学习和生活。这十多名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境十分贫寒;虽然学校免除部分学杂费,但有的学生基本生活费却难有保障,还即将失学。老校长宋耀章带着刘春生四处奔波寻求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虽然同情者不少,但真正给予实质性帮助的微乎其微。
正当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时任高炮团团长的张建华走进了学校,看到特校如此贫寒的环境,这位钢铁般军人的眼睛湿润了。两天后,高炮团官兵再次来到学校,将40床崭新的军被铺到了孩子们床上,并给每个来自特殊家庭的孩子发放了一些生活费和学习用品,孩子们的眼睛湿润了。他们有的紧紧拉住解放军叔叔的手不放,有的兴奋地竖大拇指“说”“谢谢”。官兵们还在送给孩子们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强不息,做生命的强者”等祝福语。”
“决不让一个贫困生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1995年初,高炮团与特殊教育学校正式建立了军民共建关系。团领导率先垂范,每人与两名贫困生结成帮扶对子,直至他们考上大学、完成学业。每年,团队也从有限的家底中挤出几千元,力所能及帮学校办一件实事;每次,官兵们都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慷慨解囊……走进特校的每个地方,到处都有着高炮团的印记:资料柜内的数千张历史照片有近三分之一有团里官兵的身影,会议室的空调是高炮团捐赠的,食堂的电风扇是高炮团装的,不少老师用的电脑是团里给的,就连孩子们身上穿的衣服,也有不少是高炮团官兵买的。
十三年来,高炮团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官兵们爱心火炬却传承至今,并且越燃越旺。为了让更多吕佳佳式的残疾孩子成长为对社会有用之材,高炮团与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进一步修订了帮扶助学合约,从而使帮扶助学活动更加系统规范,形成机制。现在,每逢中秋节、“助残日”等重要节日,团里都会派人带上礼物来到学校与孩子们一起过节。而每逢学期统考等重要时机,学校老师也会主动来到部队,向团领导汇报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部队的影响力大,自从高炮团与特殊教育学校正式建立了军民共建关系后,再也没有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高炮团为全社会迅速掀起关心残疾儿童教育带了个好头。”
在部队官兵的感召下,我市众多单位也纷纷加入支助行动。在特校的《爱心芳名录》上记者见到,在1998年以前,该校只有高炮团一家共建单位,到了2002年这个数字变成八家,到2003年增至20家,而到2005年这个数字则增至40家。同样在这张表格上,记者还发现,在所有帮扶特殊教育学校的单位中,高炮团每年的排序始终是第一。13年间,该团共捐款捐物合计17万多元,共资助89名残疾贫困生。
除了在经济上援助,这个团还充分发挥预备役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优势,动员各方力量关心关注残疾儿童这个弱势群体。他们根据驻地不少党政领导都是团队在编预备役军官的实际,积极争取地方政府部门在政策、资金、信息等方面对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持。
如今,在预备役高炮团官兵的悉心帮助下,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一天天健康成长。特校学生的剪纸、绘画等作品灵气十足。2003年,全校师生共同表演的舞蹈《无言的世界》在扬州中小学生才艺大赛上荣获一等奖;残疾女生孙建萍经过县、市、省多重选拔,入选省残疾人艺术团;聋哑少年郭小兴毕业后,回乡承包鱼塘成为高邮市有名的养虾大户.……自吕佳佳之后,已相继有五名孩子考上了大学。
“我们走进了一个无声的世界,唤起了全社会对聋哑儿童教育的关注,这比什么都有意义。”采访中,团领导还很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与特校共建13年,残疾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深深感染和鼓舞着全团官兵。现在,每逢部队组织艰苦奋斗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主题教育,团领导都要组织官兵与聋哑学校的师生进行座谈交流,或带领官兵到一些特困的聋哑学生家中看一看。不少官兵说,每参加一次这样的活动,心灵深处就会受到一次震动,接受一次教育。
13年间,预备役高炮团在当地的影响不断扩大。一些老百姓说,以前并不知道预备役部队是什么,但后来通过了解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了解了预备役部队。尤其是当地新闻媒体集中报道了团队十余年如一日帮扶特殊教育学校的先进事迹后,预备役高炮团更是家喻户晓。
现任高炮团团长黄现安说,部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要把这爱心的接力棒一茬一茬地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