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尧故里” 外界争鸣热烈
2007-08-03 00:00:00 作者:肖维琪 晓寒 来源:今日高邮
“2007高邮:尧文化发祥地高层论坛”5月在邮举行以后,外界关于“帝尧故里”争鸣、争抢异常热烈。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近期,人民日报、新华网、上海社会科学报等众多媒体均对“帝尧文化”研究予以高度关注。
今年3月,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召开 “尧王故里暨尧文化研讨会”;4月,临汾市启动了对尧陵“30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修复”;此外,山东的菏泽、定陶、曲阜,河北的顺平、唐县,浙江的兰溪,湖南的桃源、常德,江苏的金湖及我市等都加入了这场“帝尧故里之争”, 争鸣、争抢异常热烈。
7月13日和16日,《人民日报》相继载文《尧的故乡在哪里》、《“遗产经济学”的文化后患》,就山西临汾与长子县均自称“帝尧故里”以及各式各样的历史名人之争进行解读,新华网、新浪网、大家文摘报等纷纷予以转载。7月19日,上海《社会科学报》发表《重建长江流域古史的探索与开拓》,重申了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和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的观点:“‘高邮――尧文化的发祥地’方面的研究是重建长江流域古史的探索与开拓,意义十分重大”。
中国先秦史学会秘书长宫长为在回答临汾市尧文化学者疑问时说:高邮尧文化研究者从“尧生高邮”推导出“高邮:尧文化的发祥地”,结论很有说服力。发祥地是指帝王出生或创业的地方,“尧生高邮”和“尧都平阳”并不矛盾,故高邮和临汾(平阳)都是尧文化的发祥地。你们要推翻“高邮:尧文化发祥地”,就必须证明“尧生平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欢迎争鸣。
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上海经济》高级编辑、教授谢宝耿先生认为:尧文化漂移,既不歪曲历史,又解决了尧文化圈的定位问题;既帮助高邮解决了尧文化发祥地问题,又把先秦史搞活了,把中国古代史研究发展起来了,这是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