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8 00:00:00 作者:木易 来源:今日高邮
如今,超市已成为市民们必去的日用品采购场所。与集贸市场不同,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优雅清静的购物环境,是现代化商业文明的标志之一。但是,近一段时期以来,超市里原该有的“安静”却悄悄地走开了,在集贸市场司空见惯的叫卖声响彻我市众多超市。这种现代购物场所里的原始“集市”味儿,大大影响了消费者购物的情趣,也严重影响城市的文明形象。
记者亲历:吓“死”顾客
16日上午8时左右,记者来到市区通湖路上的一家超市,超市刚开门,前来买菜的市民很多。记者看到,在蔬菜柜台,一个女售货员不时拿起胸前的麦克风叫喊着:“到这边看、到这边瞧,无公害青菜,特价1.5元一斤……”。在水果区里,超市的广播、各柜台售货员的叫卖声更是汇集在一起,整个超市充斥着各式各样高分贝的声音,有时顾客和售货员之间都不得不扯大嗓门讲话。记者身边的一位女士忙催促同伴说:“快点离开,太吵了!”
晚上8时,记者来到市区文游中路上的一家大型超市,刚走上3楼,记者就已听到奶类柜台传来的售货员的叫喊声:“XX牌酸奶降价了,原价10元/组,现价8元/组。广大顾客可以先尝后买……”记者走近后还没来得及细听,旁边的水果柜台又传来:“晚间有特价、晚间有惊喜,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在不远处的水产档,一位售货员同样拿着麦克风在介绍特价水产。一位女士问售货员水产情况时,售货员竟用麦克风回答顾客的问题,因为声音太大,这位女士不禁向后退了一步。
随后,在3楼到2楼的楼梯处,记者又听到了“面包特价”的叫卖声。叫卖声之大,让旁边一位女士连说“吓死人了”。
市民意见:影响购物
对于商场里叫卖货品的做法,记者随机对一些顾客进行了采访。不少消费者表示,一般只会对自己需要购买的东西感兴趣,叫卖声不会改变购物需要。他们认为,泛滥的叫卖违背了超市购物环境应轻松、安静的要求,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仿佛又置身于人声鼎沸的农贸市场,难以让人享受到现代都市文明的舒适氛围。
市民夏女士常常陪同家里的老人一起去超市购物。她告诉记者,现在有些超市非常嘈杂,老人在这种环境里购物,经常觉得头晕,很不舒服。所以,她一般选择相对安静的时间去购物。
超市说法:应控制音量
针对超市商家大声叫卖困扰顾客现象,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超市的工作人员。
通湖路上的一家超市有关人士表示,这是超市的一种促销方式,邮城很多超市都这样做。她认为,可能是由于购物习惯不同,有的顾客不能接受这种宣传方式,但很多顾客还是可以接受的。“商家应尽量控制扩音器的音量,不给顾客带来不便,以后我们会根据顾客的意见加以改进。”这位工作人员说。
对于叫卖是超市的促销手段这一说法,文游中路上的一家大型超市有关负责人也很认同,他们超市也确实会在销售高峰时利用这种方式作一些商品推介,以此来吸引顾客。但他表示,叫卖声音的大小对超市的购物环境至关重要,超市方面应规定售货员必须在限制的时间内以适当的声音进行叫卖,要求售货员在叫卖时不使用辅助工具。
商品街附近的一家超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有部分市民喜欢在热闹的环境里购物,而超市使用麦克风叫卖的方式可以营造购物气氛。但从整体购物环境考虑,超市一般只针对生鲜类的产品,在一天的某几个时段内进行适当的叫卖。这位负责人表示,以后会注意控制扩音器的音量,以免影响到顾客的购物情绪。
公安部门看法: 应在标准内
据市公安局治安大队综合股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市区超市噪音污染的问题,治安大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那些噪音排放量超标、影响市民正常生活的超市进行警告。这位负责人说,在超市里进行叫卖,毕竟这是超市的内部行为,不会对商场外的市民造成影响,而且超市内部的噪音也有一个标准,只要声音能控制在标准之内,不干扰市民的正常生活就可以了。
记者手记:超市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都市文明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相对集中的重要休闲、消费场所,保持一个高雅、舒适、轻松、安静的购物环境,既体现出城市的品位,又符合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要求。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开展以整治市容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我们希望更多的超市积极加入到这一整治活动中来,文明经营、守法经营,以更加文明、舒适、健康、优美的经营环境服务于全市人民,进一步树立和提升高邮良好的城市形象和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