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开学经济”刮起奢侈消费风

2007-08-31 00:00:00    作者:管玮玮    来源:今日高邮

新学期开学在即,我市各大书店、文具店和数码产品商店都加大了马力,迎接如火如荼的“开学黄金周”。“开学经济”这块大蛋糕,如今已经成为各商家争相抢夺的新商机。然而,面对广大追新追变的学生和有求必应的家长,商家推出的各种包装过度的文具用品和手机、MP3之类的数码产品,正在将这片日益繁荣的学生市场悄然导向高消费的轨道,不少理性的家长和教育专家对这种现象十分担忧。

高档文具动辄百元

28日上午10时左右,记者前往市区不少文具店和商场的文具柜一探究竟,各类文具的标价着实有点吓人:某品牌的计算器铅笔盒38元一只,电动卷笔刀20元一个,而印有各类卡通图案的具有保健、护身等功效的书包,最贵竟高达255元。然而,如此高昂的价格丝毫没有吓退趋之若鹜的学生和家长。孩子在前面挑,家长在后面跟,一圈下来,一只大书包里已经满满当当地装下了一堆东西。
记者特意对一对母女在苏果超市买下的文具作了个初略的统计,一个卡通书包108元,一个铅笔盒30元,一个卷笔刀20元,6张漂亮的包书纸30元,4本精美的练习本40元,再加上铅笔、橡皮、尺子等等,仅这些已经超过了300元。小姑娘下学期就要上三年级了,那以前买的文具就不能用了吗?小女孩的妈妈微笑着告诉记者:“新学期新开始,总要给孩子换身新行头啊!其他小朋友都在换,让她也换换,开心开心。”

攀比之风日益升温

在通湖路、文游路上的几家数码大卖场里,各种醒目的促销海报贴得到处都是,有的甚至将大幅广告拉到了大街上。一打听,好家伙,不少都是针对要开学的学生。
“虽然很多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小灵通等,但一般家长都会在开学前为孩子挑一部精美的手机。”通湖路东的一家数码产品大卖场老板告诉记者,临近开学,店里的手机、MP3等数码产品的销售量比暑假猛增了近1/3,而且不少学生挑选的是同类产品中的高端机型。“现在的学生都比着买高档产品,进来挑选手机的学生一般选择带摄像和MP3、MP4功能的,且价位都在1500元以上,店里一些原本专门针对学生推出的几百元优惠手机却很少有人问津。”
电子辞典类的学习产品这几天也卖得很火,虽然最贵的电子辞典要1000多元,但很多家长均表示,只要孩子开口,并且学习需要,花多少钱都无所谓。一家电子辞典专卖店的老板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店里500元至700元一台的中档电子产品,最多时一天可以卖出7、8部,而且“这几天还只是个开头,等开学后,肯定还会再出现一个销售高峰,而这个高峰一般要持续到9月中下旬。”

“开学经济”成浪费温床

“开学经济”一片红火,商家获益了,喜笑颜开,学生消费者购买了东西,也获得了满足感。表面上看“开学经济”似乎带来了一个双赢的局面,但一些人士还是对这种奢侈倾向的“开学经济”表示出担忧。
赞化中学的李老师认为:学校开学,做家长的给孩子新添些学习用品,本无可厚非,但“开学经济”中出现的奢侈和浪费倾向令人担忧。一方面,“开学经济”让众家长添上新愁。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了孩子的学业不惜代价。但是价格不菲的学习用品,也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另一方面,“开学经济”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学习用品的奢侈化倾向,将导致学生间攀比风气的滋生,会使学生因文具而贴上等级化的标签,助长了部分学生的虚荣心,对学生心理容易产生伤害,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认为:对于这种奢侈消费倾向,正确的态度是不倡导,不跟风。社会、学校和家长应共同携手,从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出发,积极做好引导工作,使这种“开学经济”降温。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