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11 00:00:00 作者:杨星 来源:今日高邮
9月9日,扬州教育学院高邮校区迎来了2007级新生,对于家长来说,学费和住宿费是“死数”,多已备好。但孩子的生活费该给多少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呢?当天,记者采访了几位在校学生,他们的得与失或许可以告诉家长和新生们,初入大学,养成科学的消费观很重要。
有人用笔记本电脑 有人“啃馒头”
当天记者通过对30位大学生调查问卷得知,80%的学生月消费总额在800元以下,其中女生月消费500元以下的占45.85%,500~800元的占41.25%;男生月消费500元以下的占40%,500~800元的占45.5%。其中,月消费在800元以上的绝大部分是大一学生,花费超出预支情况多数出现在大一、大二学生身上,扬州教育学院高邮校区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认为,低年级学生的理财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另外,贫困生在经济方面存在压力,具有代表性的回答是:“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每天消费3元左右,平时主要开销是生活用品和学习工具,每月消费200元以内,吃饭常常啃‘馒头’。”
与此相反的是,有少数学生每月消费惊人。去年刚考入扬州教育学院的荣某是苏州人,父母是做工程的,家庭收入可观。为此,平时花钱大手大脚惯了的荣某,向妈妈提出了每月要给他2500元的生活费要求。荣某给她妈妈算了这样一笔账:现在物价飞涨,平时上学期间在食堂吃饭,每天10元的标准,一个月要300元;周末得上饭馆改善伙食,预计每月400元;电话费和他的笔记本电脑上网费预计每月500元;生活用品以及零食费500元……于是,这每月2500元的生活费,就是这样精打细算的。每学期家长就按儿子这个标准一次给了一学期一万元的生活费。
点评:家长不要纵容新生
在刚入学时,作为新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钱不够花”现象,而这种现象的产生,几乎全部出现在普通以上消费水平家庭。新生之所以“钱不够花”,主要是由于消费观不正确造成的,今天花5元买零食、明天花3元买饮料,或者动辄大吃大喝摆阔气,更有甚者整天沉迷于网吧,买“点卡”玩游戏……这些无计划的花费不仅造成了家庭负担,更使新生树立了错误的价值观,百害而无一利。高邮中学教师金老师建议,家长不要纵容新生,而是要逐渐培养他们的科学消费观,让他们懂得挣钱的不易。
钱包“节流” 500元完全能满足花销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一般家庭给新生定的生活费标准平均为600元,如果合理安排,这600元足够担负日常生活开支。郑南是南通人,她向记者回忆起3年前来高邮上大学的头一个月,算是她这几年来上大学花费最多的一个月。由于第一个月要买被套、枕套、牙膏、牙刷、洗衣粉、肥皂、洗发水之类的生活用品,所以花费比平时多一些,大约花了800元左右,平时每月500元左右的生活费,用于吃饭的花费大约300元,其他用来买生活必需品等。
小唐,扬教院普师班学生。她告诉记者,比起同宿舍的大学同学,她算十分节约的。“睡我下铺的那个同学,每个月涂在脸上的化妆品,都够我吃一个月了。”小唐称,自己平时不怎么化妆,于是省下了很大一笔开支。“其实我穿的衣服基本算是学生中的名牌货,但是一个季度才买一、两套衣服,所以花费并不大。”高邮消费水平不算高,每个月吃饭其实只需要二三百元,如果有同学过生日,就要多花费“交际费”,“每个月500元,肯定够。”
点评:消费忌无度
扬州教育学院高邮校区陈老师指出,本校学生的消费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有的学生不能理性地对待消费价值与成本衡量,没有形成完整、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力不强,有盲从心态。80%以上的学生想减少花销,但不知道如何入手。他认为,大学生的生活费是父母给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如果大手大脚肯定会增加父母负担。在高邮上大学的学生每月500元的生活费足已,那么在外面求学的高邮学子们也应参照这个标准来支配生活费,切不可滋生“无度”的消费观念。陈老师还建议学生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盲从、不冲动;提高理财能力,养成个人储蓄习惯;控制人际交往中的花费;不能攀比。
勤工俭学 既赚学费又长能力
作为大学生理财,除了节流,还要学会开源。目前,供大学生选择的勤工俭学的方式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家教、兼职、零工等:(1)家教。家教可能最适合学生。(2)兼职。大约60%的调查对象对兼职比较感兴趣。选择兼职的原因大概有3个:一是工作比较稳定,有相对较高的报酬;二是较其它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三是为以后谋职作先期准备。(3)零工。零工是发传单、送报纸、去肯德基做服务员等等,但这类打工需要克服低贱的思想观念。
去年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高邮校区的本地学生王华就是校园里精明的理财一族:打工赚钱族。
除了第一年学费是老爸老妈给的外,每个月的生活费及以后的学费都是小王自己挣来的。“大一第二学期的时候我就在商业步行街开了家外贸服饰精品店,由于眼光独到,生意一直不‘丑’,除去房租、人员工资等费用,每年能有3万元至4万元的净收入。小店挣的钱不仅供我交了学费,还补贴了部分家用。”小王骄傲地说。
点评:“温室花朵”多锻炼
扬州教育学院高邮校区陈老师认为,小王勤工俭学的确是个不错的个例,但是学生时代仍要以学习为主,切勿为了创业赚钱而丢弃了学业。不过,在校园内勤工俭学是值得提倡的。学生不仅能在艰苦的工作中,懂得生活的艰辛,从而更加体谅父母,端正对生活的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勤工俭学锻炼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比那些“温室中的花朵”更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