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暗访邮城眼镜市场

2007-09-11 00:00:00    作者:张晓晖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市民李先生的儿子刚上小学三年级,却成了小近视眼。今年暑假期间,李先生特地在市区一家百年老字号的眼镜店,为孩子配了一副近视眼镜,刚戴了1个多月,孩子双眼开始疼痛,继而头痛,经医生检查后才知道是新配的眼镜惹得祸。气愤的李先生找到这家眼镜店,店主除了不停向他打招呼外,同意重新验光免费给李先生儿子配副新眼镜,还跟李先生解释:一般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意外,可能暑假期间店里太忙了,当时验光没有验准。
家住南海的刘大爷也遇到了同样的事,两个月前他花30元钱在市通湖路上的一家眼镜店买了一副老花镜,没戴几次镜架就开始有些变形了,他还发现通过镜片看东西时眼睛不舒服,总感觉头晕、恶心。当刘大爷找到这家眼镜店时,服务员特地将他的镜片重新进行了测试后,告诉他镜片没问题,是镜架材料有点问题,只要调整一下镜架就没事了。这位服务员还对刘大爷说:“多花些钱,买好一些的眼镜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了。”
那么,买眼镜非得买贵的吗?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买眼镜的消费者频频出现不 良反应呢?近日,记者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暗访了市区几家眼镜店,发现问题还真不少。

打折、让利是“噱头”

记者来到了市通湖路东侧眼镜店集中的路段,刚走入一家眼镜店,服务员便热情地介绍起来:“我们店的镜片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国产镜片价格从十几元起出售,而进口的镜片最低要一百元左右。”见记者犹豫不决,她接着又说,暑假促销活动还有几天就快结束,现在买眼镜正是好时机,有很多优惠的,最低的28元就可配一副,并保证质量。
记者又来到另一家规模较大的眼镜店里,同样享受到了服务人员热情的服务,一位服务员介绍说:“在我们这里配眼镜很优惠,不但验光免费,而且配眼镜材料可以打折。”
记者:配一副近视眼镜最低多少钱?
服务员:现在39元一副是最便宜的,以前最少58元一副的,现在是开学让利价。
记者:价格低了质量能保证吗?
服务员:肯定没问题,我们这里有专业的验光师。
一位知情的人士告诉记者,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眼镜店在让利,实际上这些眼镜店镜架、镜片多是从丹阳等地的一些小作坊生产出来的,拿价还不到5元钱,质量难以保证,这些打折、让利都是商家为了赚钱,搞的“噱头”。

店里都是“验光师”

记者在一家比较知名的眼镜店请一位专业验光师帮着先验一验光,想把旧眼镜“下岗”。这名专业的验光师先打听了记者原来的镜片度数,然后才开始用电脑为记者验光,大约两分钟后便大功告成了。这位专业的验光师还肯定地告诉记者:“你戴的这副旧眼镜最多值100元左右,并且旧眼镜的度数已经不适合戴了。”记者听了真是“心疼”,这可是半年前刚花了近400元配的呀!根据验光的结果,服务员取出了几副适合的眼镜向记者推荐,“这种加膜加硬的镜片,加上‘钛合金’镜架,一共600多元,给你打个折只要480元。”最后,记者以身上钱带得不够离开了这家眼镜店。
记者又来到盂城路上几家规模不大的眼镜店,发现有的眼镜店里的服务人员竟然身 兼数职,既是前台营业员,又是验光师、配镜师。在一家大约十几平方米的眼镜店里,两名服务人员正悠闲地聊天。当记者提出请验光师先给验光时,这两名服务员称他们就可以验光。“你们这里没有专业的验光师吗?”记者问。“我们在这里工作多年了, 都是有经验的验光师!”他们的回答非常干脆。更让记者想不到的是,两家眼镜店验光师所验度数竟相差150度。如此验光后配制的眼镜,消费者怎么会舒服呢?

太阳镜“猫腻”多

       “呀,我上当了。”时尚的张小姐,今夏在某品牌店购买了一副800多元的“钛合金”进口太阳镜,而她的朋友在另一家眼镜店买了一副品牌、款式看上去与她一样的太阳镜,仅花了100多元。当张小姐后悔不迭时,朋友进行了比较发现:这个低价进口太阳眼镜在做工、螺丝等细节上与贵的存在一些差异,但如果不是业内人士,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张小姐心里稍微平衡些。但是戴了不到两个月,张小姐的太阳镜却发生了褪色、变形的情况,商家却称,这是张小姐自己使用不当造成的,跟产品质量无关。
       “太阳镜‘猫腻’太多了。”一位从事过太阳镜经营的人士告诉记者,“不要说顾客,以前我出去进货时,也常常弄不懂。那些假的名牌眼镜,在眼镜批发市场里到处都可见到,一副只要十几元甚至更低。”

到有生产许可证的专业眼镜店配镜

“验光配镜,立等可取”、“十分钟配镜”……走在街头,市民经常会看到眼镜店铺(特别是个体摊点)打出这样的招牌。配眼镜真的可以如此方便快捷?业内人士认为,片面强调快,势必会放松对眼镜质量的追求,也助长了充片现象的发生。所谓“充片”,就是当商店没有和消费者处方单上相同度数的镜片时,用光度“相差不多”的镜片替代,这样做至少使眼镜的顶焦度偏离处方单0.25D以上,人为造成矫正不足或过矫,影响戴镜者的视觉效果。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发生在没有生产许可证的小店。
市质监部门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凡生产、销售眼镜产品的所有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而目前我市几十家验配眼镜企业只有9家取得生产许可证。
市质监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请到有生产许可证的专业眼镜店验光配镜。同时,市质监局也将进一步加强对眼镜行业监管力度,依法查处无证生产销售眼镜的企业,确保广大消费者能戴上放心的眼镜。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