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邮文化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

2007-09-18 00:00:00    作者:真启梁    来源:今日高邮

――打造“东方邮都”邮文化漫谈之一

高邮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邮文化古城,这是人所共知的。说高邮是全国惟一的“邮城”,也是世人之共识。将城市冠名为“邮”的,在全国也仅高邮市一家。
高邮的邮文化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223年。高邮市志办珍藏的各种版本的《高邮州志》都众口一词:“秦并楚,(高邮)又属秦,始筑台,置邮亭,因名秦邮。”说的是,秦国灭掉楚国后,在高邮这块土地上,叠土筑高台,设置了邮亭,高邮(秦邮)因此而得名。这个名字一叫就叫了两千多年,而且还得千秋万代叫下去。
我们查了很多历史资料来刨根究底,发现在全国两千多座城市中,以“邮”命名的城市,别无分号,至于叫什么“亭”、什么“铺”的倒不少,不过那都是些村镇、村寨,不是城市。
而且,从秦王嬴政“筑高台,置邮亭”开始的二千多年历史中,“高邮”之名一直沿袭未改,虽然她也曾别称过“秦邮”、“高沙”、“盂城”什么的,但那仅仅是她的“小名”而已。
其实,说得更早一些,高邮的邮文化历史应从公元前487年算起。吴王夫差从今江苏丹阳渡江,开挖邗沟,连通射阳湖与淮水,为北上与齐晋争雄抗衡创造条件。邗沟的开通形成了水驿道和陆驿道,这两条驿道都经过高邮。水陆驿道保证了吴“转运军需”的畅通,吴王夫差便胆壮气粗地向齐晋宣战。这时,“……吴晋争长未成,边遽乃至,以越乱告。”(《国语・吴语》)说的是夫差北上黄池这个地方与晋国争霸,还未成功,南方国内的邮驿快马已经送来急报,越王勾践叛乱了。于是吴王急忙回师,赢得了对付越乱的时间。以上两点都说明了古邗沟在邮驿中的重要作用,说高邮的邮驿史从公元前487年开始是不为过的。当时的高邮虽然还没有城市的雏形,但作为古邗沟水陆驿道上的重要一环,却起着重要链接作用。
上文说到,公元前223年秦在高邮这里建了邮亭。“亭”有两层意义,一是邮亭,作为邮传的重要补充;二是“亭”作为一种最基层的行政组织。亭长,一亭之长,类似于今天的村长、里长。如汉高祖刘邦在秦朝末年时就担任过泗水亭的亭长。秦在高邮这个地方建“亭”,说明当时的高邮还仅是一个村镇而已。可是105年之后,即汉武帝元狩五元(公元前118年),刘彻就正式设立高邮县,高邮作为县一级的行政机构正式诞生。显而易见,经过105年的社会发展,过去的邮亭之地已演变成水(邗沟)陆(驿道)兼备的县级城市。所以说,高邮与“邮”结有不解之缘,高邮与“邮”血肉相连。高邮因“邮”而起,因“邮”而兴,因“邮”而发展。
说到秦代的邮驿,有两点不能不交代:
一、秦代的驿路交通四通八达,遍布全国,其中一条驿道――“邗沟道”就经过高邮。秦始皇首先连接了原战国七雄各国国内的驿道,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又从咸阳以西直向北修凿一条1800里的“直道”直抵九原,为的是便于视察和统治西北边陲。同时又从九原向东修筑一条几乎贴着秦长城的“北边道”,向东经渔阳(今北京)到辽西、辽东(今辽宁)。这条北边道把秦长城、烽火台、驿道和北方军事重镇九原、雁门、上谷、渔阳、辽西、辽东连接成一个整体。西南通过汉中巴蜀道和五尺道,连接了陕西、四川、云贵。东南则通过东海大道和邗沟道把触角一直延伸到江浙以至福建闽中。向南通过南郡道可达番禺(广州)。
二、秦始皇南巡曾经过高邮。《汉书・贾山传》这样描述秦朝的御用驿道――驰道分布之广的:“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这“南极吴楚”的驿道当然包括古邗沟边驿道――邗沟道的。高邮便是这条链索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秦始皇就是利用这些驿道便捷地五次出巡,巩固了当时刚刚建立起来的新生政权。说到这,笔者还有一个推断:秦始皇第五次出巡时,曾经经过高邮。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上会稽,祭大禹,……还过吴,从江乘渡。北上琅。”说的是公元前211年11月1日,秦始皇最后一次出游,左丞相李斯和少子胡亥跟随。十一月到云梦泽,在九嶷山上祭祀虞舜,又沿江而下到钱塘江,再上会稽山,祭祀大禹,并在那里刻下了第六块石碑,然后“还过吴,从江乘渡。”吴,苏州。秦始皇从会稽山祭大禹后返回,经过苏州,再从苏州北行到达长江边。从哪儿渡的江?“江乘”。《史记》“集解”说:“江乘故县在润州(今镇江)句容县北六十里”,也就是说,在今镇江西的句容县境内过的江,过了江就到了广陵(今扬州)境内了。而从扬州北上至山东琅就只有沿着古邗沟道北上了。其时,从江乘北上只有这一条高质量的御用驿道,秦始皇的车辇绝无放弃邗沟道而走其他荆棘丛生的旁门左道之理。高邮当然是始皇车马必经之地。
从秦王(始皇)在高邮之地置邮亭到汉武帝在高邮正式设县,仅用去短短一百又五年。其间驿马飞奔,官宦莅临,工农兴隆,商贾繁盛,高邮完成了由村镇到县城的本质的飞跃,高邮完成了由村落到城市的基本职能的升华,高邮逐步建立起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