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8 00:00:00 作者:本记 来源:今日高邮
投资高邮无怨无悔
第四届中国邮文化节将于18日隆重举行,中国纺织服装城首期投资5亿元,占地22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也于18日正式开业。
服装城的开创人黄永坤感慨地说,这是高邮市委市政府好的方针政策及大力扶持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鼎力相助的结果。
黄永坤说,建设中国纺织服装城以来,高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服装城情况汇报。市四套班子领导更是多次专题视察,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协调,完善服装城内外设施。今年元月,市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江苏(中国)纺织服装城尽快成市的意见》。目前,已有500多家商家入驻营业或准备营业。目前,他们正采取灵活多变的经营策略,积极开创中国纺织服装城、中国羽绒城和高邮国际商贸城三城合一兴市的局面。
途经服装城警务室,黄永坤告诉记者,这是市公安部门为了帮助服装城维持正常的治安秩序而特别设立的。而不远处的卫生服务站则是市卫生局为解决服装城内的业主和附近居民就医困难,督促开发区卫生院设立的。为方便业主出行,交通部门也主动调整了公交线路。目前1路车的起点站就是服装城。邮政部门也率先入驻,为业主提供方便快捷的邮政服务。黄永坤表示,政府的扶持,相关部门的协调援助,让他感觉,选择高邮这块投资热土,无怨无悔!
黄永坤激动地说,这次开业典礼,国家政协副主席张怀西特意发来贺电,并为“中国纺织服装城”亲笔题名。下一步,他们将以此次邮文化节为契机,进一步造势,加大招商力度,完善市场内外的软、硬件设施和配套设施,吸引更多的外来客商及本地投资者入驻服装城。姚静 文/摄
优越的投资环境深深吸引了我
是什么原因使一位海归博士选择在高邮投资兴业?扬州三友合成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扬告诉记者,是高邮优越的投资环境深深吸引了他。在来高邮投资前,张扬已经对河北、山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多家企业进行了考察,经过一番调研,他觉得高邮菱塘的人文环境十分难得,较高的干部素质和人文优势对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于是2004年底他选择将企业落户菱塘。
公司运行之初,最大的问题在于自来水每天都是定量供应,自来水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所需。张扬将问题向乡领导反映后,乡政府努力克服实际困难,在最短时间内帮公司解决了用水难题。此外,2005年,菱塘对外交通的道路不是很顺畅,张扬在接待外商时,有外商提出了这个问题,张扬承诺两个月之内道路将扩建成功时,外商并不相信。两个月后,当外商再次来到菱塘后,发现道路果真变宽了不少,连声夸赞高邮及菱塘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效率。
在科技创新上,高邮市连续两年投入近十万元给予扬州三友合成化工有限公司资金支持,用于公司的技术创新。市科技局与菱塘乡的相关负责人还主动牵头,积极引导和扶持公司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不仅如此,安监、环保等部门坚持做到监管服务两不误,切实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张扬也坦言,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企业招收素质较高的工人难度较大,他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加大职工培训力度,为高邮地方经济的大发展储备更多技术型操作工人。
张扬表示,目前公司的发展势头不错,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科研技术力量和世界领先的产品资源,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打造全国最大的医药专用有机硅保护剂生产基地。“十一五”期间,公司利税力争过千万元,为高邮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他还说,将利用自身优势,多介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来高邮考察,将更多更好的项目引向高邮。 徐炜 文/摄
高邮有着无限商机
位于市海潮东路的恒生欧洲城,总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已于今年9月21日正式开盘。到目前为止,恒生欧洲城售房已达150套左右,占一期工程的四分之一,并且将于明年的11月份左右完成各项配套工程,交付使用。面对如此成功的销售,公司总经理浦晓东说,2、3期工程的销售,我们信心十足。
浦晓东告诉记者,恒生置业看中的是高邮好的投资环境,看准的是尚不饱和的房产市场以及楼盘所在地未来的发展潜力。几年前,恒生置业在高邮城东置地,那时的城东到处是一片荒芜,没有便利的交通,更谈不上人气。但是近年来,高邮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市政府的东迁为城东带来了新的规划,条条宽敞的水泥路替代了原先坑洼不平的小道,新车站的落成、公交线路的开通,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邮都广场的建成,更是提升了城东的无限魅力。相信不久的将来,加上逐渐完善的医疗、教育、商业、金融、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欧洲城的周边环境还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一切都为我们投资者带来了无限的商机。浦晓东表示,市委书记陈扬提出的“奋战三年、经济翻番,逼近百强、全面小康”的奋斗口号更加深了我们在高邮投资的信心,让我们看到了高邮经济发展的无限前景。浦晓东告诉记者,施工初期,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全力协调,帮助解决一系列矛盾与问题,在工程审批、规费收取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方便,使我们外来投资者感觉到前所未有的顺利。 姚静 文/摄
亲商、安商的氛围很浓厚
“我能够来高邮投资兴业,主要就是看中了郭集灯具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江苏日月照明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和平告诉记者。来高邮投资前,施和平已经在丹阳从事了10多年的灯头生产经营,后来想转行搞灯杆生产,因为丹阳的环境不太适合灯杆生产,所以施和平就四处寻找适合进行灯杆生产的地点。他从朋友处了解到常州的邹区有个全国有名的灯具市场,便和当地的政府进行沟通,表示愿在那里发展灯具业务。双方经过协商,签订了10亩180万的意向土地出让协议。后来在一次饭局上,偶然听说高邮的郭集灯具产业发展的很好,其中郭集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是全国最大的灯杆生产集中区,从原材料到成品有着完整的产业链。据此,施和平果断作出了在郭集投资的决定。
去年10月份落户的日月公司是郭集第一家外来客商投资的灯具企业,镇政府对此非常重视。镇主要领导人多次到企业查看,了解企业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今年4月份,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基建速度较为缓慢,镇领导知道情况后,主动召集电力、工商、土管、电信、建筑等多个部门召开协调办公会,集中帮企业解决难题。此外,公司在建设之初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财务管理人员,施和平便向镇有关领导提出能否帮助落实一名具有一定经验的财务管理人员,镇政府急企业之所急,在最短时间内就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员到企业负责财务管理工作。
施和平感叹地说,高邮浓厚的亲商、安商氛围使得企业在发展中的劲头显得很足。目前,日月公司的各项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预计明年4月份能正式投入生产,年产值力争突破2000万元。 徐炜 文/摄
喜欢高邮这个富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苏果超市,中国500强企业第176强,全国超市行业第四名,2005年12月28日正式落户高邮,目前已成为高邮最大的一站式超市之一。
苏果超市的店总蒋高军,一位精明能干的上海人,蒋高军告诉记者,他们选择在高邮开苏果,看中的是近几年高邮的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以及今后的长远发展。到目前为止,苏果共安排了近千名下岗职工再就业,政府每年在营业税、教育附加税等各项税收中给予减免,这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企业来说帮助很大。市委、市政府对苏果的日常销售情况十分关心,逢年过节,高邮市领导都会亲临视察,并嘱咐相关职能部门在卫生、安全、规范化运作等方面加以指导,让苏果逐步成为老百姓心目中信得过的超市。对于偶尔发生的投诉现象,政府机关也是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为苏果在老百姓的心中奠定良好的形象打下基础。
蒋高军自豪地告诉记者,国庆期间,市委书记陈扬在视察苏果时曾赞许道,苏果超市干净、明亮、品种齐全,购物环境好,是真正的一站式购物,并希望苏果能够延伸到各个乡镇。
“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更全更新的购物场所必将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新宠”,蒋高军说,他很喜欢高邮这个清静而又富有发展潜力的城市,苏果销售记录的翻身仗正是高邮发展的最好见证,在高邮投资,让投资者看到希望。未来的3年内,苏果2店、3店将陆续与高邮人民见面。 姚静 文/摄
“双百强”让我更加坚定投资信心
都说浙江人深谙生意之道,此言果真不虚,位于我市北海地段的北海美食城的发展历程就足以展现浙江人的创业风貌。
坐在记者对面的徐顺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浙江人, 10年前,从一个占地仅40平米的北海美食城发展到如今拥有占地2500平米包括北海美食城、锅庄、涮涮吧在内的连锁美食广场,今年34岁的徐顺真算得上是一个年轻有为的浙江商人。徐顺真说,10年里,他的美食城也曾经历过大起大落,从开业时的火暴到萧条再到拓宽经营理念后的再次火暴,他得出的结论是,城市的经济在发展,百姓的消费理念在改变,生意才会越做越红火。
徐顺真告诉记者,10年前,他在家人的帮助下,投资100万开了高邮首家美食广场——北海美食城,当时的经营范围主要是各类炒饭、面食、水饺以及冷饮等。由于品种有限,消费群体一般集中在年轻人。为了扩大营业面,他认真做了市场调研, 引进大批美食品种。
徐顺真坦言近年来,随着高邮经济全面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邮消费者对高邮餐饮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对食品品种以及就餐的服务水平和用餐环境更追求品位化、健康化、休闲化。徐顺真说,从他刚刚开业时租赁临时用房经营北海美食城,到目前锅庄、涮涮吧等连锁美食广场,他的事业越做越大,其根本原因是因为高邮的良好投资环境和具大的发展潜力。
徐顺真高兴地对记者说,前不久,他在《高邮信息》上看到了我们高邮进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这让他更加增添了在高邮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他相信,高邮未来会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发达。 姚静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