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9 00:00:00 作者:本记 来源:今日高邮
高邮 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今年4月19日,在鸭业园区项目集中开工奠基仪式上,楦腾纺织公司纺织品及服装加工项目、世铭志农畜公司农副产品加工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或许有人还不知道,这两个项目同为世凯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邮投资,董事长孙连骏在邮文化节上还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城市贵宾”称号。
孙连骏是台湾IT产业资深人物,曾在飞利浦、鸿海富士康两大知名公司担任过资讯长,名声赫赫。
孙连骏与高邮结缘于2006年高邮在上海举办的商机说明会。会上介绍高邮的独特文化资源和文化传承,让钟情于人文历史的孙连骏倾心不已,当即他就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同年6月,他又亲身来邮,登文游台、观高邮湖,在惊叹高邮悠久历史文化的同时,更进一步深入对高邮的了解,正是在这次考察,让孙连骏与鸭业园区签订了投资协议。
孙连骏说,高邮市各级领导对台商十分重视和照顾,工作效率也相当高。2006年7月,也就是签约的一个多月,企业就登记注册并领取了营业执照,今年4月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就可以投产。从洽谈到签约再到开工、建设,整个过程都让孙连骏切身体会到高邮政府贴身式、保姆式服务。
来邮四次,孙连骏与高邮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每次和外商来邮,他总会津津乐道地介绍起高邮的古文明和新发展。在他的心目中,高邮是个蕴藏悠久文化历史并且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城市。
孙连骏说,有机会,他还将介绍更多的项目和客商来邮投资建设。 慧梅 文/摄
高邮发展越来越好
在我市“城市贵宾”名单上,上海力度机械施工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邮市京杭运河港口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邮市力度混凝土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巨波榜上有名。17日上午,田巨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2005年来高邮投资至今,他亲眼见证了高邮近几年的巨大变化,高邮这个城市发展越来越好!
作为一名在邮投资者,田巨波感触最深的当然是高邮良好的投资环境。2005年,当田巨波来邮考察准备投资港口码头项目时,不少上海的朋友奉劝他不要抱太大希望,都认为这个项目难办,能不能批下来还是个未知数。但是,高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港口项目,高邮市发改委专门成立港口办服务项目建设,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港口码头规划的编制与审批等一系列报批手续,广电、移动、电信杆线无偿迁移,自来水管道、供电电路也都是无偿架设。这让田巨波的那些朋友都大跌眼镜,也令他十分感动:“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支持,可能到现在项目都还没有开工。”
2007年1月3日,运河港口码头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过程中,但凡有什么问题,只要公司提出来,高邮市委市政府都尽快协调解决。这令田巨波对项目发展前景更加充满信心。
另外,田巨波在邮投资的另一个项目——力度混凝土搅拌站已经投入使用。市政府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角度出发,专门出台了《高邮市预拌混凝土推广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对此,田巨波十分感激,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对《高邮市预拌混凝土推广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执行与监督,让更多的人受益。
田巨波说,高邮与苏南的一些城市相比的确有差距,但这种差距对投资商、开发商来说恰恰是好事,是发展空间。对港口码头项目的发展前景,他很有信心,并且相信港口码头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高邮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陈忠 慧梅 文/摄
高邮 通威投资首选地
第三届中国邮文化节期间,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通威股份与高邮“结亲”,签约在鸭业园区设立扬州通威饲料有限公司。时任通威股份总裁助理的李高飞来邮签订合约。时隔两年,李高飞作为重要客商在第四届中国邮文化节期间再次来到高邮。看到高邮的变化,李高飞一点不觉得惊讶,“早在我与高邮开始接触时,就亲身体会到这里的领导班子思想开放,一系列亲商、安商的举措扎实有力,当时我就有预感,高邮必将迎来大发展、大变化。”
李高飞说,作为投资者,我认为对一个项目的投资决策起重大影响的就是一群人,具体讲就是这个地区的领导班子、经营团体以及相关软环境。而高邮市委市政府、鸭业园区及相关部门就是非常好的投资软环境。政府言必行、行必果,在项目签约前承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已坚决落实兑现。
在邮投资的这两年,通威与高邮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鸭业园区分派专人服务通威的项目建设,手续办理,矛盾协调……通威也常请高邮市领导、鸭业园区工作人员去总部“走亲戚”。
李高飞说,如此和谐的政企关系,也是通威的一大“资本”。按照通威的发展战略,今后他们还将对扬州通威加大投入;另外,在非饲料发展领域,高邮也将是通威在苏北地区的首选之地。慧梅 文/摄
高邮明天会更好
知道上海浩德集团总经理朱林缘于《高邮信息》上的一篇报道。今年7月,我市部分乡镇遭受龙卷风和洪涝灾害,他捐资100万元帮助灾民重建家园。这些年,上海浩德集团总经理朱林不仅把自己的事业发展的红红火火,对高邮的慈善事业及救助基金会更是念念不忘、慷慨解囊。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高邮人,回乡投资,为家乡做点贡献一直是我的心愿”。朱林告诉记者,7年前,朱林的通信工程事业在上海成功创立后,一直想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这些年,他每次回家乡,都感到高邮城市在变化,特别是近两年,他感觉这是高邮变化最大的两年,道路的拓宽、交通的便捷、绿化增多,使整个城市的面貌都涌动着一种勃勃生机和昂扬向上的活力。
朱林说,此次回邮参加第四届中国邮文化节,他想在家乡投资一个200万美元左右的通信工程公司和一家健身会所。
朱林对记者说,高邮的领导说话办事雷厉风行,作风过硬,处处为投资者着想,想方设法吸引项目资金落户,哪怕是再小的细节也不放过。这让他特别感动,感觉很温暖。朱林说,家乡有这班领导在,高邮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姚静 文/摄
来高邮投资我放心
一直以来,利用外资注入农业项目难度较大,但在此次邮文化节期间,由市农林局牵头,周山镇与韩国利川农产公司将签订正式合作协议,由双方在周山合作法国朗德鹅的鹅肺肝出口、淡水虾速冻出口的高效农业项目。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够吸引韩国企业落户周山发展农业项目?韩国利川农产公司经理黄载元告诉记者,这主要得益于高邮优良的生态环境、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成熟的农业技术。
黄载元说,此次已是他第三次来高邮。和前两次来高邮相比,他感觉高邮城市变得更大了,道路变的更宽了,街上的人气变的更旺了。此外,高邮的空气清新,景色怡人,是个非常适合发展和人居的城市。他还表示,为了新上鹅肺肝和淡水虾项目,他曾先后考察了江苏南通、河南商州等地,但最后还是感到高邮在朗德鹅饲养方面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且高邮在短短三个月内就使得朗德鹅鹅肺肝达到了国家生产标准,充分说明了高邮朗德鹅养殖的优势。
黄载元说,高邮是全国有名的养虾地区,有着13万亩的虾养殖水面。高邮无论是从项目发展环境还是项目实施技术上都是最适合农产品投资的地方。同时,高邮各级领导为投资者服务的意识和服务的水平也让他倍感温暖。
黄载元告诉记者,此次的朗德鹅鹅肺肝出口和淡水虾速冻出口项目都是由利川农产方供资金,周山方提供养殖基地和养殖技术。利川农产计划目前先期投入70万美元,后期的资金投入将视项目的发展情况相配套。黄载元笑笑对记者说,凭着周山良好的养殖环境和雄厚的养殖技术,在高邮投资我真的挺放心。 徐炜 文/摄
高邮有很大市场空间
“高邮这几年的变化真是太大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交通条件的越来越便捷。2000年之前,我从上海坐车到高邮差不多要8个小时,而现在只需要3个小时,节省了一半多的时间。”上海旭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黄若华深有感慨地说。他告诉记者,旭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目前公司正在高邮卸甲镇进行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的立项工作。公司之所以选择在高邮实施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是因为现在整个江苏省对环保的要求非常高,苏南地区的市区及乡镇的污水处理厂已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而苏北和苏中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建设才刚刚起步,应该有着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黄若华认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属于政府支持项目,它的建成将更有利于城市的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目前高邮市只有城区一家污水处理厂,按照每四到五个乡镇一个污水处理厂计算,高邮在污水处理厂数量上还有很大的缺口。虽然目前高邮的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但环境污染还不严重,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工业项目的进一步增多势必影响环境。此次卸甲新上污水处理厂项目,说明高邮开始重视乡镇的生态环境,预计项目建成能达到日处理1.2万吨污水的能力,确保完成城东车逻、八桥、卸甲和汉留四乡镇每天产生的污水处理任务。
黄若华表示,高邮新上的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必将对高邮的生态环境保护产生重要影响,也将十分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徐炜 文/摄
高邮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
18日上午,记者在市经贸局相关人员的联系下,如约采访到了全能电池(上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沈晓白先生。沈晓白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来高邮。三年前,全能电池在广东摆展台,他有缘与高邮经贸局的范建华副局长结识,后应范建华的邀请来邮参观考察。那一次的考察,让他深深喜欢上了高邮。
然而,真正吸引沈晓白的还是因高邮有着著名的光伏产业园。沈晓白在上海拥有一个光伏产业研发公司,主要是开发一种节能、环保型的镍氢电池,与普通锂电池不一样的是,这种电池体积小且耐高温,能够储备大量的太阳能,高邮的光伏产业与他们研发的项目很对口。
沈晓白说,高邮人很友善很诚实,来邮的路上,他驾车到高邮下高速时,把一张五十元纸币误当成十元递给了收费人员,但收费人员却把他叫回去,还找给他四十元。生意人讲的就是诚信,这件小事就让他觉得高邮人的素质非常高。
沈晓白说,两次高邮之行,在他的心里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三年前的高邮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东西都没有被真正挖掘出来。时隔三年,整个城市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驱车行驶在宽阔平坦的路上,就能使人感觉到浓浓城市的气息。此次邮文节的隆重举行,大批中外客商的云集与众多媒体的聚焦,相信未来的高邮发展速度一定很快,这一切也更加坚定了他在高邮投资的信念。
邮文化节期间,沈晓白还特地考察了高邮的菱塘和送桥两个乡镇的灯具企业,看见灯具企业都干的热火朝天,他希望不久,自己也能有机会成为高邮光伏产业园的合作伙伴。 姚静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