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7 00:00:00 作者:双木 文武 来源:今日高邮
引子 中年男子举报
今年7月的一天上午,一位中年男子带着一张购酒发票和一箱“洋河蓝色经典”酒走进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向局有关领导举报:“这是我前几天在市区通湖东路某酒业商行购买的酒,我怀疑是假酒,请贵局帮助鉴别。”
面对消费者的举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非常重视,但局稽查大队执法人员在对举报送检的“洋河蓝色经典”酒进行辨别时,却发现无论是从外包装,还是内存物,都很难判定是假冒“洋河蓝色经典”白酒。为了慎重起见,市质监局稽查人员拨通了“洋河蓝色经典”酒生产厂家——洋河酒厂的打假办公室的电话,请该厂派专员来邮配合鉴定。
第二天,洋河酒厂的打假专业人员便风尘仆仆赶来高邮,对涉嫌假冒的“洋河蓝色经典”酒进行了现场鉴定,确认属假冒“洋河蓝色经典”酒,并作出假酒鉴定报告。
侦查 引蛇出洞
根据举报人提供的信息,市质监局稽查大队制订了侦查方案,对某酒业商行外围进行蹲点侦查,查看过往运输车辆。同时,侦查人员装扮成客户,利用农村电话与该酒业商行联系,表示要批量购买“洋河蓝色经典”酒,并商谈好价格、供货时间、交货方式及地点等。
果然,快到约定的交货时间,稽查人员发现一辆蓝色小货车驶至该酒业商行的门口停下,驾乘人员从车上卸下五箱“洋河蓝色经典”。约十分钟后,小货车离开酒业商行向泰山庙停车场驶去,稽查人员紧跟其后。经综合判断,稽查人员初步认定存放假酒的仓库或造假场所有可能就在泰山桥以北。
全面侦查的第二天,质监稽查人员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对某酒业商行业主身份进行了调查,发现业主王某是泰兴人,同时发现该商行的网页上一个电话号码值得怀疑。经查该号码是我市某乡镇比较偏僻的湖荡地区的号码。
质监局在与公安局商量后决定由公安人员化装进入电话所在湖荡地区进行侦查。侦查人员经侦查发现,涉嫌窝点地址隐蔽,戒备森严,三面环水,只有一条通道,且有一条凶恶的大狼狗把持门口,禁止一切外来人员入内,窝点工作区域内有一堆数额不小的酒瓶。
种种迹象表明,此处很有可能就是造假窝点,被执法人员列为重点侦查对象。但质监、公安侦查人员在此整整蹲点三天三夜,却无结果。
7月下旬的一个周五上午,质监稽查人员再次以用户的名义向酒业商行电话订购十箱“洋河蓝色经典”酒。商行先说暂无货,三天后才有,但两天后业主来电话说上午就可以供货,并约定了具体交货时间地点和价格。与此同时,质监稽查人员、公安执法人员兵分三路对商行、泰山庙、农村涉嫌窝点进行隐蔽侦查、蹲点监视和跟踪,但仍无重大突破。商行提供的酒仍为假酒。
收网 各个击破
长时间侦查的结果和种种迹象表明,农村某处涉嫌造假窝点疑点最大。于是,质监、公安联合制订了详细的行动计划。8月12日上午,质监、公安人员混合编成两个大组,9时许对农村某处和酒业商行同时开展突击行动。
城区组在酒业商行现场查获了十多箱未销售的“洋河蓝色经典”酒,查扣了销售账册,并将涉嫌售假的王某和陈某分别带离现场,进行询问。
农村组在对涉嫌造假现场突击检查时,未发现任何造假线索。原来,王某在农村某处有一个朋友,制作网页时,朋友为帮电话主人进行宣传,而借王某商行网页发布了电话主人的相关信息。
质监、公安多次行动,均未真正掌握造假窝点、假酒的来源。为此,执法人员对王某进行突击询问,并对王某使用的笔记本及名片进行了检查。发现南京某烟酒公司邹某与王某来往密切。王某在执法人员的强大攻势下,承认了邹某就是假酒的供应者。至此,造假售假者终于浮出水面。同时,王某也如实交代了售假情况:已销售100余箱“洋河蓝色经典”假酒,货价6万余元。
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王某已构成涉嫌犯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质监部门及时将王某移交公安机关进行进一步审查处理。
公安机关综合多方信息,查清了邹某基本情况。邹某是河南人,暂居南京市光华门外城郊。8月12日晚,公安部门派人连夜赶赴南京,对邹某实施抓捕。同时,我市公安机关与当地公安部门取得联系,要求予以配合。据当地公安人员介绍,邹某暂居的这条街住的都是河南人,有多处造假窝点,曾多次被有关部门查处。去年底,当地公安机关曾组织百余名警力对此街进行突击检查,结果行动只前进了50米,就被阻挠撤回。
为了不打草惊蛇,我市公安执法人员决定采取隐蔽接近突然袭击的方法,对邹某采取强制措施。半夜,我市公安人员进入邹某住处时,发现室内有大量不同品种的名酒包装物、简易灌装设备等。公安执法人员无法顾及对邹某造假窝点作进一步处理,连夜将邹某押回高邮。
在突击审讯过程中,邹某对造假销假行为供认不讳。至此,一起特大假酒案终于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