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4 00:00:00 作者:任仁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吴登云在母校高邮中学
吴登云在城北实验小学的欢迎大会上
今年已66岁的“白衣圣人”吴登云,还是那么忙碌,还是那样来去匆匆。他又恋恋不舍地离开家乡远赴新疆。11月1日,吴登云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根生的陪同下,走访其母校邮中、市人民医院和城北小学等地后,接受了记者采访。
吴登云现为乌恰县人民医院第一院长、乌恰县政协党组书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政协常委。他家庭幸福美满,大儿子担任乌恰县城市建设局局长,二儿子担任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卫生监督所所长,并且也都有了甜蜜的家庭。
现在的吴登云不仅要为乌恰县的农、牧民问诊就医治病忙碌,还要为乌恰县的社会经济建设而操劳。目前,乌恰县在吴登云的积极向上、向外争取下,已有10多个项目得到落实或正在运行中。在采访中,吴登云告诉记者,在这10多个项目中,有两个项目较为重要,一个是库孜洪河流水利改造工程,另一个是伊尔克斯坦口岸下迁工程(乌恰县共有两个国家一级口岸)。这两个工程的建成,将进一步推进乌恰县城的建设、促进边贸繁荣以及扩大那里的劳务输出。
在新疆工作了40多年的吴登云,深知绿化建设的重要性。自担任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以来,他即身体力行地在戈壁滩上进行绿化建设。时任国家卫生部部长的张文康称赞吴登云是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在荒芜的戈壁滩上奇迹般地建成了四五平方公里的绿洲,令人叹为观止。只要在乌恰,除了坚持上班,诊断疑难杂症,吴登云还利用业余时间,对乌恰县的草场资源进行调查了解。乌恰县现在实施的草场轮牧休工程,就是根据吴登云的提议而实施的。
吴登云说,在新疆种树,成活率仅50%左右。小树苗栽种后,十分需要水来滋润它的成长,他们就想法开渠引来高山上的雪水,坚持每星期放水浇灌。在吴登云带领下,全院医护人员用了10多年时间,除种植了6万棵树木外,还种植各种草花,把建在戈壁滩上不毛之地的医院变为了园林式的医院。当地的人们,面对这道亮丽的绿色风景,都赞叹地说道,这是常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只有不怕苦、不怕累的人想到了才能做到,做好的大事业。
在此次回邮逗留期间,吴登云多次提及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期间,强调全党、全国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要艰苦奋斗,刻苦学习,埋头苦干。对此,吴登云深有切身感悟。他说,自己之所以能够在艰苦的环境里、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下来,并且力所能及地为边疆少数民族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与自己学生年代在艰辛困苦环境里的磨砺是分不开的。
吴登云为小朋友签名留念
吴登云1954年于送桥小学毕业。当年发大水,他家24亩田地颗粒无收。为了生存,吴登云到天山为人家放牛,其时得知自己被高邮中学录取。于是从家里提了几只小公鸡,坐小船到车逻集市上卖掉后徒步到邮中。吴登云回忆说,录取榜就张贴在校门口,见到自己的名字在“初一(3)”班里,并且了解到每月的伙食费是7块5角钱。吴登云找到班主任郑朗书,告诉他自己虽然被学校录取了,但是这个学肯定上不起,今天来算是看看学校和老师。当郑老师得知吴登云家庭拮据的情况后,告诉他由当地政府出具证明可享受助学金补贴……吴登云终于跨进了高邮中学。在高邮中学六年,吴登云都享受到了国家补贴。
吴登云虽然在学校里,上学吃饭不要钱,但是,由于父亲身患浮肿病,母亲半身不遂,重体力农活不能干,家庭经济仍然十分困苦。吴登云就在寒暑假里到舅舅的砖窑场里干活,一天10来个小时,仅得0.6元。他还“巧用”学校的规定,迟到校多干活。那时学校规定连续30天未到校上课者除名。吴登云有好几个学期都是迟到校25天。
在邮中求学6年,吴登云除了在寒暑假期间外出打工外,在求学期间的星期六、星期天里也外出打工。而且,他有段时间每天挤出一个小时,“偷偷摸摸”地织渔网,一个星期织一只渔网,能得6角钱。
高中毕业考高校,吴登云想尽可能早些出来工作,也能为父亲和母亲治冶病,第一志愿就填报了扬州医学院,结果如愿以偿。
吴登云在扬州读书期间,都是肩挑行李步行往返扬州、郭集。到了深秋季节,他还单衣薄衫的。细心的班主任主动关心他,帮助申请困难补助。吴登云说,自己能够从中学上到大学并最终完成学业,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扶持,同时,个人也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自己去不断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
吴登云在与记者回忆这段难忘的岁月时说道,正因为自己经历了生活的艰辛,因此更能体会生活在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的困苦。吴登云在边疆几十年来,共无偿献血30多次,献血总量7000毫升。他为了救治烧伤病员,在自己腿上摘取皮肤10余处移植到患者身上,这在全国600多万医护人员中,仅此一例。1999年6月25日,他当之无愧地获得国家民政部、卫生部颁发的“白求恩奖章”。据了解,那时全国获此殊荣医护人员仅七八人。这枚奖章,吴登云已馈赠扬州大学医学院。
吴登云在新疆乌恰县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仍然刻苦钻研医疗难关,养狗做骨折、眼球摘除、插管麻醉、胃切除等手术实验。他撰写的《宫外孕自体输血》论文,被国家卫生部医疗专家评为“国家级杂志一级论文”,并一致认为这不是一般性临床医疗经验总结,具有相当的独创性。由此,吴登云荣获国务院津贴奖。
吴登云的经历,也是在艰苦的环境里,恶劣的条件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经历。吴登云说,聆听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对祖国的未来充满憧憬。但是,这个充满光明的前途的实现,必须要靠我们大家像遵循胡锦涛的要求那样去“艰苦奋斗、刻苦学习、埋头苦干”。
乌恰县委书记范宝军希望乌恰人民把吴登云精神传承转变为乌恰精神。作为吴登云的家乡人民,在建设我们美好家园的征途上,以十七大报告为指针,发扬吴登云的精神,向着美好的明天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