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9 00:00:00 作者:张晓晖 来源:今日高邮
多元化的社会,造成多元化的职业,“钟点工”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打破劳务约束,打破行业界限的“钟点工”是如何工作的?他们有什么酸甜苦辣?日前记者走访了多名“钟点工”,倾听他们的心声。
“我们现在像一家人”
7年前,原在市制动件总厂工作的陈红与丈夫双双下岗后,有着电焊手艺的丈夫经人介绍去上海打工,为了照顾即将上初中的女儿,陈红没有随丈夫一起外出打工,而是在市区陈先生家做起了钟点工。一晃7年时间过去了,现在陈红的女儿已经考上了大学,她丈夫在上海工作也很稳定。丈夫和女儿都让她别干了,但她有些舍不得,“陈先生一家对我挺好的,我们现在处得像一家人。”
陈红告诉记者,“2001年,自己和丈夫双双下岗了,后来丈夫去上海打工,自己也想跟着一起去,可那时女儿上六年级,正是升学的关键时候,孩子爷爷奶奶都在乡下,我只有留在家里照顾她。那时候,每天只是给孩子烧三顿饭,孩子上学后,自己一个人在家真是不习惯。”
后来陈红一个朋友告诉她,家住玉带园小区的陈先生想请人帮忙烧几天饭。原来陈先生子女平时工作都挺忙,心疼子女的陈先生和他老伴每天都忙碌着给子女烧饭。有一天,陈奶奶早晨买菜时不小心扭伤了腰,想请人帮忙几天。“没想到,我这一帮就迈进这行了。”
从那时开始,陈红每天照顾好女儿后就去陈奶奶家里,拣菜、烧菜、擦地板、洗衣服,干活利落的陈红深得陈先生一家人的喜欢。陈奶奶腿好了之后,陈奶奶的女儿与陈红商量,请她长期帮助陈奶奶做家务。“他们一家人都不错,而且挺讲理的,也不防碍照顾女儿,于是我就留了下来。”陈红告诉记者,陈先生一家对她特别好,过年过节还主动放她假,虽然每月只有500元的工资,但是干得挺开心的。今年女儿参加高考,陈先生的儿子也帮助她女儿出了不少主意。女儿上大学后,丈夫让她去上海,她有点恋恋不舍,陈红说:“做钟点工挺好的。”
“不苦哪有甜”
卸甲农民钱琴在邮城做钟点工已有4年多了。钱琴的一个亲戚在市区开了家政服务公司,2003年春节,由于业务需要找到了钱琴请她帮忙一段时间,当时钱琴和丈夫在老家耕种着两亩地,把自己亲手种的蔬菜卖给菜商,那是他们惟一的收入。
干了20天不到,就挣了600元。这让钱琴非常满足,“我不认识字,老公又是个老实人,我们没有赚钱的门路。”钱琴觉得干这行挺不错。于是,次年春种过后,她让丈夫跟她一起到邮城干起了“钟点工”。
“他给别人疏通下水道,我给人家打扫卫生,农忙时我们就回家忙农活。”钱琴告诉记者,以前农闲时喜欢打牌,现在没时间了。“我现在服务的大都是老主顾,有些都做了三四年了。”由于干活认真,不怕吃苦,请钱琴的顾客越来越多。“节假日的时候忙不过来,老公就跟我一起干。”忙的时候,钱琴一个月的收入可以达到2000元。
打扫完房间,主顾们时常会拿些东西送给钱琴。“新华园有一户人家,女主人时常把新衣服送给我,质地特别好。”钱琴说,做这行四年,自己几乎没买过一件衣服。“他们给的衣服自己都穿不完,还带回老家送人呢。”除了衣服,主顾们还经常送她吃的、用的。
采访时,记者问她:“每天工作那么长时间,不觉得辛苦吗?”她笑着说:“不苦哪有甜,儿子今年考上了盐城师专,一年学费要4500元,生活费要7000元。钱琴告诉记者,现在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儿子好好学习,以后能找个好工作。
“当钟点工挺烦”
给新加坡花园一户年轻夫妇看孩子的钟点工陈美感到有点烦。今年6月,陈美退休。后经别人介绍,她开始照看一个7个月大的孩子。
“宁挑千斤担,不抱肉疙瘩。这话说得一点不错,带孩子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陈美告诉记者,“小孩子哪有不哭的,但是这家女主人听到孩子哭就不行。”刚到这家时,女主人就交待她,每天除了带孩子其他什么都不用管。孩子也挺可爱的,基本上还算乖,陈美也是定时给孩子喂奶、换尿布,带了一段时间,领居们都说这孩子挺干净的,也长胖了。
女主人总是不放心,每天会不定时地往家里打电话问孩子的情况,有时会把刚睡着的孩子吵醒,孩子会啼哭半天。性直的陈美就提醒女主人不需要经常打电话,她说:“我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孙子带的。”这句话引起了女主人的不满,之后女主人经常不定时地回家,监督陈美的工作。
一次,陈美刚去卫生间,女主人正巧回来看到孩子在啼哭,她抱起自己的孩子,一边拍着、哄着,一边说:“叫你来干什么的?” 不待陈美解释,女主人就开始指责,一气之下陈美不干了。“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对别人如此不放心,真让人难以接受。”
采访后记:同样是“钟点工”,有的与主人相处时间长了有了感情,舍不得离开;有的刚开始相处却出现了矛盾,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记者认为,一是“信任”。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个陌生人进入自己家里,如果说一点戒备心没有,那是假的,但细细思量,世上还是好人多,何况钟点工大多数是下岗工人,为了谋一份挣钱的职业,谁也不想惹事砸了饭碗,所以多余的防范实在没有必要。二是“理解”。每个“钟点工”的内心都很脆弱和敏感,一句不贴切的言词,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能会伤害到他们,人与人之间交往,以诚心换真心,只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真诚地对待“钟点工”,换得的必将是“钟点工”同样的真诚。三是“尊重”。千万不要认为付工钱的雇主就高人一等,人与人只是职业不同,尊重别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互相尊重,有了信任、理解和体谅,和“钟点工”友好愉快地相处应该不是一件难事!